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国内首座集超低能耗建筑与多能互补集成优化供能系统于一体的近零能耗建筑——智慧能源服务保障中心,幕墙施工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今年10月底在城市副中心投入使用。
该项目为通州河东5号热源工程的生产调度服务大楼——由调度大厅、职工之家、收费大厅等部分组成。建筑为地上三层和地下两层结构,建筑面积5208.3平方米。
项目建成后,将接入通州供热数据和调度信息,是一座集供热调度、客户服务、参观教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智慧能源服务保障中心。
日前,通州小布在施工现场看到,项目正在进行幕墙施工,厚实的玻璃非常引人注意——
据现场施工人员介绍:
“幕墙全部采用三层玻璃,每平方米的幕墙重一百余斤,玻璃中间充入了惰性气体,玻璃与建筑连接点全部做了隔热处理,幕墙外还设置了自动遮阳。”
高性能的围护结构,高效保温材料都充分保证了建筑优异的隔热、保温性能。“简单说,就相当于把楼内和楼外环境隔绝,尽量让室内环境不受室外环境变化影响。”
同时,该项目采用了“被动优先,主动优化,经济实用”的技术路径。
其被动式设计体现在降低体型系数、高性能围护结构体系、无热桥设计、保障气密性等方面,主动优化上,配备光伏发电、储电、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蓄能等多种能源系统,光伏年发电量占建筑年总用电量的34%、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为53.49%。
可分时段、分区域自动制定功能空间供能方式,以此达到建筑的高效用能。
与传统建筑相比,该项目不仅注重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室内环境与健康等方面,更加关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利用,建筑本体能耗降低了49.34%,建筑综合能耗降低73.69%。
整个大楼除了采用了一系列被动措施降低建筑冷热负荷外,同时还设置了近1300平方米的光伏、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蓄电池、蓄能罐等设备,通过智慧控制策略自动协同调度,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可以理解为,通过电脑自动分析建筑需要,选择合理的用能形式,把太阳、土地、空气中的能量输送到室内或者储存起来。
同时,大楼实现了所有用能计量,采用多种计量设备实现用水、用电、用冷、用热的全过程计量,通过对用能数据的分析,不断优化用能方式。做到高效率运营充分体现了近零零碳(能耗)建筑的技术理念。
项目总负责人吴佳滨介绍,项目幕墙施工已进入收尾阶段,下一步新能源设备安装与室内装修工作将同步开展,预计10月底国内首座集超低能耗建筑与多能互补集成优化供能系统于一体的近零能耗建筑,将落成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