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新能源主体地位已明 电网系统性变革将至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中国能源报  作者:韩逸飞  2021/3/24 16:27:00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新能源发电普遍具有波动性、间歇性等特点,被认为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有一定冲击。业内认为,在构建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形势下,需要电源解决“电网友好性”的问题,同时,更需要电网从适应传统化石能源为主向适应新能源为主加速转变。

对新能源发电适应能力不足

据业内人士介绍,在新能源占比较低的时候,其并网性能对电网所产生的影响有限,但未来随着新能源渗透率提升,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电力系统以火电同步发电机为主体的运行模式,其并网性能将直接影响到电网的运行安全。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我国电网中局部的新能源电站脱网现象时有发生,过电压问题、谐振问题、电压稳定问题、次同步振荡等这一系列问题背后,都与新能源比例快速攀升直接相关。这些问题暴露了当前新能源发电的电网适应能力不足。

不过,据新能源业内人士介绍,无论是风电还是光伏,在不断提升预测功率精度的基础上,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叠加储能,已经从被动适应电网向主动支撑电网转变。

现在,构建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目标已定,电网的转型迫在眉睫。

电网需进行系统性优化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进,新能源将大规模并网,新型用能设备将广泛接入,电力系统呈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双高”特征,同时,新能源发电量占比进一步提高,这要求电网系统不得不做出一系列改变。

有分析认为,从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型电力系统,到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表述上的差别折射出电力系统更清晰的发展目标和演进方向。

一位电力行业的资深研究专家表示,之前提出的“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电力系统”更强调供应,现在提出的“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更倾向整体性。这表明,不仅要解决供应系统的问题,而是要解决整体问题、实现系统优化。也就是说,未来不应强调“谁适应谁、谁配合谁”,而是要把各个环节有效衔接、有机融合在一起。在这样的顶层设计之下,实现全局优化,以达到整个系统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目标。

上述业内人士认为,在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新能源、储能增加,传统能源势必减少,但是,电网仍然需要系统提供备用容量。在这样的情况下,电网如何完善作为毛细血管的配电网,怎么能够在性价比、成本效益方面得到最优解,都需要探索。

循序渐进推动电力系统转型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冯永晟指出,实行市场、计划“双轨制”的前提是,能够分清哪些是市场,哪些是计划。新能源要发展并成为主体,继续靠财政补贴的路子难以走通,建市场,进市场,是唯一的路径。

基于现实来看,电力难以分类平衡,“计划电”对“市场电”产生了挤压,这使得“双轨制”在电力领域的应用可能导致市场推不动,不得不回归计划。

据记者了解,主管部门也在探讨,“双轨制”是中国经济体制的实际国情,加上“双碳”目标下新能源比例不断提升带来的挑战,目前的电力市场设计是否需要调整。

对此,有专家认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需要体制机制的变革,但变革并非一蹴而就,这需要一个渐进式推进的过程。

该专家表示,“适应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首先对电力市场机制提出了新要求,需要开发深度调峰辅助服务(而非传统意义上的辅助服务)品种。同时,对碳排放权交易和市场也提出新要求,需要深入研究碳排放权与绿证、碳金融交易市场、电力市场、可再生能源配额制之间的关系,并力争在体制机制方面有所突破。”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