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十三五”两化深度融合助经济提质增效 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全面提速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人民邮电报  作者:林婧 赵乐瑄  2020/10/20 13:31:09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十三五”时期,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扎实推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促进工业和信息化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支撑。即日起,《人民邮电》报推出“‘十三五’回眸”系列报道,全面展示“十三五”时期我国信息通信业改革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和新趋势,敬请关注。

超过300项利好政策落地,两化融合贯标达标企业运营成本平均下降10%,工业互联网产业年增加值突破3万亿元,全国制造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48.7%,制造业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双创”平台普及率超过84%……作为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是我国建设成为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一个“扣合点”。“十三五”期间,两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在不断做实做强,实现了从“金字塔型”到“纺锤形”结构性升级。更重要的是,深度融合推动了行业转型升级、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加速了模式业态创新,助力经济提质增效。

顶层设计持续完善300项政策惠及企业

“300”是“十三五”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推动全国地方省市出台的支持融合发展的政策数量。为持续加大两化融合战略布局与政策引导力度,形成横向联动、纵向贯通、各方协同的全方位推进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编制了《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先后推动出台《关于深入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工业互联网App培育工程实施方案(2018-2020年)》等指导性文件。在此基础上,全国各地出台一系列支持推进两化融合与工业转型升级、互联网﹢、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建设、信息消费等重点工作的政策。

在上海,工业互联网被视作两化深度融合的切入点,《上海市工业互联网产业创新工程实施方案》等一揽子发展政策出台,加速推进实体经济沿数字化向网络化、智能化迈进。在四川,为了真正将两化融合政策落实到位,各地级市均出台补助政策:成都市按照企业所承担实际担保费的50%给予每年最高20万元的补助;眉山市对新列入省级、国家级两化融合试点的企业,分别按省级20万元、国家级50万元的标准一次性奖励企业……

在31个省区市,这些发展政策正在不断惠及广大企业。其中,央企一马当先,“十三五”期间,围绕央企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出台资金支持或奖励政策50余项,部分央企集团将两化融合重点工作纳入集团评优、绩效考评、投资项目遴选等工作,政策落地全面激发企业融合发展热情。

标准体系全面普及“中国方案”走向世界

如果把两化融合比作一栋摩天大楼,那么标准则是这栋大楼的地基。为了体系化推进两化融合管理标准建设与应用,工业和信息化部依托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以及工作组,于2018年6月正式组建全国两化融合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构建政产学研用多方联动的标准研制应用交流平台。组织研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累计发布5项国家标准、完成12项国家标准立项,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术语、应用实施指南等急需标准立项研制,以标准为牵引汇聚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合力。推动建设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依托平台形成涵盖1700余家服务机构、2万余名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的标准应用推广服务体系,标准宣贯培训活动覆盖100余万人次。

标杆牵引、试点先行。工业和信息化部通过打造一批符合标准的可复制、可推广、有价值的典型标杆,有效推动两化融合向纵深发展。3111家贯标试点企业,151家企业成为贯标示范典型标杆,他们发挥的示范效应让愈来愈多的企业主动贯标,实现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

作为我国首个自主研制且大范围普及推广的管理体系类标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已成为广大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构建新型能力的重要方法指导。截至目前,已经有17万余家企业通过开展两化融合自评估、自诊断、自对标,找准了发展重点和方向。2.8万余家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贯标主题覆盖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而贯标达标企业运营成本平均下降10%,经营利润平均增加了11.2%,贯标已然成为广大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与此同时,我国制定的两化融合标准也正在走向世界。2019年,国际电信联盟(ITU)正式发布《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可持续竞争能力建设方法论》《产业数字化转型评估框架》两项国际标准。“中国方案”走向世界,成为国际标准,它们不仅是我国加快两化融合国际标准化进程的重要突破,更是向全世界推广我国产业数字化转型经验的成功尝试,提高了国家影响力,并为全球各国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提升数字化转型成效提供了重要参考。

工业互联网平台落地生根撬动万亿级新市场

从试点示范解决方案与平台创新应用案例,到目前逐步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支撑,我国正在加速构建多层次系统化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5年里,工业互联网平台呈现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平台产业创新持续活跃,平台应用深度与广度逐步拓展,基于平台的制造业生态体系日趋完善。

“十三五”期间,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平台数量已经超过70家,连接设备超过4000万台(套),工业App总数超过35万个,平台解决方案在区域、行业、企业纷纷落地,形成以平台为核心,以解决方案、创新推广中心、产业基金、实训基地为支撑的“平台﹢”生态体系。根据相关测算,2019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达到3.41万亿元。预计到2020年年底,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可达到3.78万亿元,占GDP的比重增至3.63%,成为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关键动力。

万亿元级别的产业增加值给企业带来超千亿元规模的广阔市场,给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铺好康庄大道。一批高价值的工业App也应运而生。空压机作为现代工业中重要的生产设备,小到车窗升降,大到导弹发射,其应用领域十分广泛。但是空压机功耗巨大,据统计,全国每年总耗电量的6%用于生产压缩空气。针对这个缺陷,华为推出空压机大数据节能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依托华为“沃土”平台与第三方平台,对空压机工作全程监控,实时调整排气压力。据测算,该方案普及后全国范围内将每年减少电费支出约36亿元。

在智能家居设计方面,欧派家居与数码大方于2018年推出CAXA智能家居设计平台。该平台可以在30秒内完成房屋720度全景、全屋定制云渲染,有效节约设计成本。此外,CAXA还可以一键生成CAD图纸、报价BOM清单和WCC拆单数据等。报价、下单等操作可以在1小时内完成,而此前用时为目前的8倍。

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全面提速

通信网络、工业软件等基础设施是两化融合发展的奠基石。我国4G基站建设数量占全球基站总数一半以上,4G用户已达12.9亿户。在此基础上,我国大力开展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创新,并着力推动基础网络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全国已建设开通5G基站超60万个,5G网络加速成形,并愈发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具备高速率、大容量、低时延特性的5G,不仅改变着公众的移动互联生活,也给以制造业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加速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契机。

“十三五”期间,制造业创新中心、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工程加速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步伐加快,综合集成水平持续提高。截至2020年6月,全国制造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48.7%、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71.5%、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51.1%。

有了“外力”还不够,“内功”也必须跟得上。通用芯片、智能传感、工业云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有效提升了产业供给能力。而在工业信息安全保障方面,则形成了以国家工控安全在线监测平台为中心,涵盖省级重要节点的监测网络,工业信息安全态势感知能力与应急处置水平加速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能力在“内外兼修”下持续提升。

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助建经济发展新格局

两化融合发展正在步入深化应用、变革创新、引领转型的快车道,传统行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推动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

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遴选了41个工业电子商务试点示范项目,持续推进工业电子商务创新发展。截至2020年6月,全国工业电子商务普及率达63%,制造业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双创”平台普及率超过84%,全国开展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的企业比例分别达36.5%、9.1%、26.8%。工业企业线上线下融合水平逐步提升。工业电子商务平台体系进一步完善。经过多年发展,一批交易规模达百亿级甚至千亿级的工业电商平台发展壮大,如易派客、国网电商、天物大宗、欧冶云商、震坤行等。

“十三五”期间,工业电子商务、制造业“双创”等新业态蓬勃发展,数字化管理、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新模式加速普及,共同促进了工业发展方式、增长动力发生转折性变化,加速经济发展新格局的构建。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