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增供电量约16亿千瓦时 数据分析成重要生产力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2018/12/11 10:45:46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11月28日,在广东省超高压网架的最后一块“拼图”——云浮500千伏卧龙变电站,一架搭载着激光雷达设备的固定翼无人机呼啸升空,展开快速、远距离线路通道巡视。

“通过对无人机回传数据的分析,我们不仅可以发现设备问题,还可以挖掘供电潜力。”广东电网公司机巡作业中心工程师廖如超介绍,2017年以来,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通过对48回输电线路载流量进行大数据分析、校核,供电能力平均增幅达15%,增供电量约16亿千瓦时,增加效益4.6亿元,确保了供电稳定。

为保障电力供应,广东电网在采用传统增发增供举措的同时,也打起了“大数据”的主意。

2017年迎峰度夏期间,广东电网通过无人机精细化巡视,对云浮地区7回220千伏线路进行数据采集,并科学分析,模拟并预判在增加载流量等多工况条件下,线路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并采取应对解决举措。此举挖掘出巨大供电潜力,每月增供电量近8千万千瓦时,大大缓解电网压力。

据了解,2017年迎峰度夏期间,广东电网通过数据分析提升载流量的线路实现零跳闸,减少错峰110兆瓦,多供电量1.6亿千瓦时。同时,广东电网输电线路年外力破坏跳闸率同比下降19.9%。

目前数据分析已成为电网的“重要生产力”。在机巡过程中,会对线路实现可见光、红外影像、高精度位置信息等大数据积累。广东电网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机巡数据专业分析管理平台,在国内率先实现全省110千伏及以上线路机巡全覆盖,建成4.5万公里、覆盖主网68%的输电数字化通道,发现和处理线路缺陷效率是人工巡视的11倍,形成近1000TB海量数据“宝藏”,实现设备状态可测量、可分析、可预判。

“通过智能作业与数据分析,我们不仅可以发现缺陷,还可以预测缺陷的发展趋势。”广东电网机巡作业中心数据分析部副部长许志海介绍,根据智能识别树种和主干直径计算分析,一年后此处植物的生长高度会给线路安全运行带来影响,届时系统会自动提示运维人员去现场查看处理。

“经过大数据智能计算,数字化通道可以精准预测风偏、覆冰、高负荷等多工况风险点,减少跳闸,多供电。”广东电网机巡作业中心主任彭炽刚称,数字化模型还可以模拟设备检修过程,优化工序,实现精准检修,提升供电可靠性。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