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一带一路”背景下 智能电网企业又该如何输出优势技术和装备(附专家精彩观点)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袁仲伟 朱晖  2018/8/20 9:36:30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我国智能电网已经引领世界,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智能电网企业又该如何输出优势技术和装备,加快实现走出去?

8月12日,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智能电网保护和运行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紫金论电”-智能电网保护和运行控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召开,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等国的知名专家分享智能电网最新研究成果。该项活动已经成为我国智能电网企业举办的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年度学术活动之一,将大大加快企业“走出去”的步伐。

国网电科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薛禹胜,美国工程院院士MohammadShahidehpour、A.G.Phadke,IEEEPES当选主席SaifurRahman,全球能源互联网美国研究院院长王之伟,智能电网保护和运行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网电科院副院长、总工程师郑玉平作主旨报告。国网电科院院长奚国富在大会上致辞。38位中外知名专家分别就系统安全分析与控制、保护和变电站自动化、电力系统新技术、未来电力系统四个专题开展讨论,共有来自国内外科研机构、高校、电力企事业单位的520多名嘉宾参加会议。

奚国富在致辞中表示,当前,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成为全球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电网公司积极贯彻能源“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思想,着力打造广泛互联、智能互动、灵活柔性、安全可控的新一代电力系统。“紫金论电”系列电力学术活动旨在推动能源转型背景下电力科技领域的学术交流,对于促进技术共享、增进合作友谊、推动能源电力科技进步,加快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具有重要意义,正逐步形成具有行业特色的高水平专业论坛。

自今年起,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将作为长期联合主办单位支持“紫金论电”学术活动的举办。参会的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副秘书长范建斌表示,展望未来,智能电网将会往自动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应进一步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取得更多重大技术突破。智能电网是一个开放性的平台,这个平台的发展需要国内外专家们的共同努力。

在大会上,薛禹胜院士提出,随着全球向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及节能减排方向的不断发展,智能电网作为面向电力系统的信息物理系统,需要建立融合信息-物理-社会框架在内的能源系统研究框架,全面研究环境、经济、社会因素和人类行为对能源链的影响。MohammadShahidehpour阐述了用电力信息物理系统提升电力传输的适应性、安全性和可靠性。A.G.Phadke表示,在保护领域通过优化配置PMU/WAMS,可以减小大停电的频度和程度,提高事故后电网快速恢复供电能力。SaifurRahman指出坚强智能电网的控制与保护需从技术、标准、网络安全、规则、用户体验和教育多层次展开,引入元件与系统级别的高级控制模块、高速通讯设备。王之伟重点介绍了下一代EMS的核心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郑玉平首次提出变电站二次保护控制设备就地化配置原则并给出解决方案。

38位中外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四个专题开展讨论。加拿大Powertech实验室电力系统研究组首席工程师、IEEEFellow汪磊介绍了电网安全评估的发展趋势,德克萨斯A&M大学教授、IEEEFellowChananSingh就保护和信息系统失效对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的影响进行了论证,韩国忠南国立大学教授HanjuCha阐述了独立微电网中柴油发电机组联合储能系统稳定性的对比分析。大会共遴选78篇论文收录在会议论文集。

南瑞集团是国网电科院为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而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实行一体化运行管理,作为我国智能电网龙头企业,在电网安全稳定、清洁能源消纳技术方面国际领先,形成了完整的智能电网装备体系和整体解决方案。近年来,南瑞集团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基本建成涵盖世界主要地区的营销服务网络,形成了以电网调度、变电站自动化、继电保护、灵活交直流输电、清洁能源发电为代表的主打产品,并出口到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此外,南瑞集团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在电网调度、继电保护、特高压输电、电动汽车等技术领域,主导和参与制定29项国际标准。

参与主办本次研讨会的智能电网保护和运行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南瑞集团建设,是我国率先成为智能电网保护与运行控制方面的重点实验室。一年来,实验室在系统保护频率协调控制和精准负荷控制系统、500千伏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示范工程、大规模电网调控系统集群化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研讨会上,实验室对外发布继电保护、安全稳定、智能调度、变电站自动化等研究方向的16项开放课题。

■专家观点

薛禹胜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观点:从智能电网到信息-物理-社会框架内的能量系统

随着全球向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及节能减排方向的不断发展,智能电网作为面向电力系统的信息物理系统,在应对能源危机及气候变化时,其概念难以充分反映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严格的经济和环境约束、市场竞争、社会和监管对能源及排放的影响。因此,需要建立融合信息-物理-社会框架在内的能源系统研究框架,全面地研究环境、经济、社会因素和人类行为对能源链的影响。这些不同领域之间相互作用对研究所产生的驱动力可能比信息系统、能量系统和人类社会各自的内在驱动力还要强大得多。

Mohammad Shahidehpour

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首席教授

观点:用电力信息物理系统提升电力传输的适应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物理信息系统实现了信息、计算、通信等技术与物理系统的融合,通过物理信息系统可以对电力系统的物理状态进行实时和远程监控,而微电网就是一种典型的信息物理系统。近十多年来发生的一些大停电事故说明了信息安全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巨大影响,为提升微电网的系统安全,需要评估微电网的安全操控状态,评估网络攻击的影响,用联合仿真定量评估物理信息系统,减小网络威胁的流程等方法,最终实现深层防御方法时应对网络攻击。同时,信息物理系统具有应对由于网络攻击造成物理系统中断的能力。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