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是集基础平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系统集成示范的综合能源规划。
落地基础:
广州区开发具备相应的政策、技术环境、实施基础;项目均有具体的技术方案且通过审核,2018年主要项目基本建设完成。
项目的投资预算:
总投资约58亿元,主要为项目单位自筹。
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
经济价值好,节能减排效益显著,全面推动能源产业升级。
项目的主要特点:
能源互联网全要素综合示范,体量大、政府统筹、企业自主投资,示范作用显著。
2、德国基于生物质能的多能互补示范项目
项目描述:
为达成2050年能源改革所实施的明星级示范项目,利用屋顶光伏、风力发电、沼气发电、冷热电三联供和电动汽车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可达小镇2500人口需求的300%以上。
方案特点:
建立微电网控制系统对可再生能源发电进行统一管理与控制
进行发电预测和负荷管理,实现供需平衡
建立储能系统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过剩问题
建立智能微电网系统,与电网实现协调互补,保证微电网和周边电网稳定
客户收益:
居民减少用电费、小镇减少电网使用费
发电设备利用更高效,更安全
小镇能源平衡流动,能源使用效率提高
3、德国市政综合运营商
1998年德国能源经济法案出来之后,形成了大的开放局面,实行配售分离和输配分离的政策,德国电力市场自由化实现了:
厂网分开
输配分离
发电侧市场竞争
用户可选零售商
电网所有权和使用权分开(部分)
德国输电运营商有4家,700多家配电网运营商,经过20多年的发展,有1000多家售电公司。此外还有50家只经营发电业务的发电公司,60家地区供电公司和25家大型市政电力公司,700家中小型市政电力公司,100家小型私人供电公司和150家新加入的市场参与商。
Erlangen Stadtwerke是典型的德国DSO,服务面积覆盖一个77平方千米的中小型城市,辖区人口在10万人左右。
配网线路总长度:0.16万千米,主要电压等级为20kv和0.4kv,包含少量110kv并网线路,有4个110kv变电站,以及约469个20kv变电/开关机中压直连负载点
2012年负荷数据:
电力需求约695GWh
峰值负荷约126MW
2012年电力装机数据:
热电联产机组约48MW,年发电量约180GWh(需求的26%)
光伏装机总量约13MW,年发电量约11.2GWh(需求的2.5%)
水电、生物质、工业尾气等发电机组合计约4.5MW,年发电量约6.7GWh(需求的1%)
德国的Schweinfurt公用事业公司不仅供电、天然气、供热、可再生能源供应,还供应饮用水、城市公交、温泉服务、通信网络,是一个真正的综合能源服务供应商。
问题及思考
北京先见的彭立斌彭总从6个方面提出了构建综合能源服务市场的关键问题,本人的看法基本相同:
以非正常手段推销综合能源服务
以综合能源服务的名义增加用户负担
以综合能源服务业务转移主业利润
混淆管制业务和竞争性业务界限
应尽量避免缺乏物联网基础的项目
应尽量避免缺乏健全管理体系的项目
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并没有明确答案,希望可以和大家一起探讨:
1、商业模式:综合能源服务商与园区开发商、能源终端用户的合作模式?是合同能源管理还是从代替传统市政的角度去做?
2、进度开发:如何结合园区的开发及产业招商入驻的进度进行综合能源的匹配?如果前期投入较大,负荷引进不来,钱就会亏损,但是如果前期能源供应不上,又会影响招商引资,所以这是一个平衡的问题。
3、政策体制:如何取得增量配网与市政配套的利益博弈与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