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一条特高压解决四川弃水” 但谁需要谁还愿意建特高压?(2)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电力传媒    2018/3/12 8:18:49  我要投稿  

2016年开始的电力竞价交易也在各省推广,跨区输配电价也在核定中,通过降低输配费用为降低电价挤出更多空间。

国家发改委曾总结,通过取消收费,电价结构更合理,用电成本降低,全年预计节约用电成本1000亿元。但按照之前各省电力交易的模式,电价降低更多由发电企业承担,惠及有交易资质的大用户,至今没有涉及到商业用户。

之前取消各项收费、重新核定输配电成本,并没有直接摊入电价同比例降低,去年在挤出的空间里提高了燃煤电价,提高了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这些因素将进一步反映在销售电价中,进而影响电价差,价差越来越小,谁还愿意建特高压?

就算愿意建,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谁有能力?发电企业已经大面积亏损,电网企业的营收增速也在放缓,估计说说容易,真要真金白银投入就难了。

电网营收增长放缓,有心无力?

2017年,由于电煤价格持续高位,导致煤电企业发电成本大幅增加,出现大面积亏损局面。中电联测算,2017年全国煤电企业因电煤价格上涨导致电煤采购成本比2016年提高2000亿元左右,一片亏损。

在电力市场化过程中,发电企业承担了部分电价下降,遇到煤炭价格上涨,更加苦不堪言,重回煤电纠结的矛盾中。随着电改推进,电网企业经营也遇到新的挑战。

电网企业收入增长放缓,中电联总结,2017年国家已完成32个省级电网输配电价改革,平均输配电价比现行购销价差平均每千瓦时减少将近1分钱,进而核减32个省级电网准许收入约480亿元。

电网企业履行电力普遍服务,聚焦深度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电网改善,已经有部分省级电网企业出现亏损。另外一方面,新能源、天然气正在能源结构调整中发挥作用,分布式、增量配电网、能源互联网试点等一批批推出,发展速度很快。都在消解传统电网的功能。

近来热传的西南电力设计院原副总工吴安平的一篇文章,谈及未来电网发展趋势也注意到这一问题,提出未来电网将走向分布式、扁平化。在此情况下,建议暂缓开发输送条件差的水电。

水电开发放慢,发电企业日子难过,电网企业的日子也逐渐难过,电网企业除了做大资产规模投资特高压,貌似没有更强的经济动力。

交流特高压代表了传统电网技术的最高水平,这一点在认识上基本没有异议。世界电网100多年的历史,就是一部沿着“单机容量越来越大、电源越来越集中、电压等级越来越高”的路线前进的历史。交流特高压技术在工程应用上的成功,表明了我国的高电压绝缘、电气设备制造、电网运行控制等技术走在了世界前列。但在感到骄傲的同时,也不能不令人遗憾,由于交流特高压有一些天生的不足,加之社会的进步和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已使交流特高压输电成为一种在工程上应当尽量避免采用的技术方案。

这种方案至少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与电网正在进行的变革趋势严重不一致。电网的电压等级越高,表明电网的集中度越高,这恰恰与电网分布式和扁平化的发展方向背道而驰。事实上,交流特高压不仅在未来的电网里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就是在能源转型的过渡期也不需要。理论和实践都表明,只要对各类电源的发展进行合理的统筹规划和布局,无论国外还是国内,电网最高电压保持为超高压等级,都可以满足能源转型前电网发展的需要。而当能源互联网建设的大幕开启后,交流特高压事实上已经成为了能源技术革命的对象。

二是增加电网的复杂性和安全风险。采用交流特高压方案,需要在现有500千伏电网之上再叠加一个1000千伏电网,结果使我国电网的电压层次从现有的5层增至6层(即变为0.4/10/110/220/500/1000千伏),成为世界上电压层次最多最复杂的电网。更严重的问题是,当风电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比例越来越高的时候,整个电网的转动惯量将变得越来越低,此时的交流特高压电网就像一些粗壮的横梁,架在变得越来越少的支柱上一样,其脆弱性、稳定性可想而知。面对将来数以千百万计的无惯量和低惯量分布式电源,如何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和可靠供电,交流特高压电网已经力不从心了。

三是需要付出更高的环境代价。传统电网是一个“立体”结构,每一级电压基本都对应着一层电网,各层电网间是叠加的关系,用户接在电压等级最低的一层网上。从某种意义上说,高电压等级电网是对低电压等级电网的“重复建设”,因为上一级电网基本不能替代下一级电网(变电容量的建设尤其如此)。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的输电线路和变电站占地面积都相当大,建设交流特高压电网意味着要为多增加一层电网付出更大的环境代价。

四是造价高,能损大,经济效益差。由于多了一层电网,整个电网的投资,以及总的能损都增加了。研究表明,“交流特高压电网+直流特高压+500千伏电网”与“直流特高压+500千伏电网”两种方案相比,前者的“性价比”很低。由于电压太高,交流特高压的建设过程中还会碰到很多无法预计的问题,引发投资爆炸性增长。如华东交流特高压环网跨长江工程,最初设计采用铁塔线路从江面跨过,由于影响航运改为GIL管道从江底穿越,长度约6千米,投资47.6亿元人民币(单位千米投资是普通交流特高压线路的45倍以上)。如此大的投资成为电网的“准许成本”后,想要降低输电电价的愿望恐怕就很难实现了。

如果全国真的建成一个交流特高压同步电网,除了成为全世界电压等级最高的电网外,还将成为全世界最大、最复杂、风险最高、输电网占地最多、输电电价最高的电网,显然是十分不明智的。

在此情况下,特高压在应对区域空气污染中虽然有功,但以应对弃电建设特高压,将面临地方政府、电价、投入等多重问题,并可能面临经济性差的结局,得不偿失。要建已经没那么容易了。

相关阅读:

全国同步电网格局将论证 特高压交流或提速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