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电网企业积极布局,打开了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快速发展的时间窗口。新业态的落地与发展,离不开政府管理与政策规范,在这个过程中,相应的政府部门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2017年10月,国家电网公司印发《关于在各省公司开展综合能源服务业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旗下的省公司抓住当前能源革命的有利时机,拓展园区、工业企业、大型公共建筑等的能效诊断、节能改造、用能监测和新能源发电等业务,逐步由电能供应商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变,并提出了量化目标:到2020年,确保整个公司在综合能源服务领域累计实现业务收入500亿元左右。
众所周知,作为世界500强排名第2位的企业,国家电网公司一直以建设和运营电网为核心业务,此次不动声色地将综合能源服务提升到与输配电业务并驾齐驱的位置,并且明确了未来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显然不是一时兴起。
《意见》发出后,国家电网旗下公司在综合能源服务领域的动作频频现于报端。一石激起千层浪,综合能源服务在经过多年的蛰伏之后,终于开始走向中心舞台。
多因素促发变革
在世界多个国家,综合能源服务已经经历了长时间的探索和发展。欧洲是最早提出综合能源系统概念并最早付诸实践的地区,其投入最大,发展也最为迅速。在欧盟第六(FP6)和第七(FP7)科技框架计划中,能源协同优化和综合能源系统的相关研究被进一步深化,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项目相继落地。美国2007年颁布《能源独立和安全法(EISA)》,要求社会主要供、用能环节必须开展综合能源规划,并在2007~2012财年拨付6.5亿美元专项支持资金。2009年,加拿大内阁委员会发布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构建覆盖全国的社区综合能源系统。亚洲方面,日本新能源株式会社(NEDO)于2010年发起成立日本智能社区联盟(JSCA),主要致力于综合能源社区技术的研究与示范。
在我国,国家电网天津、江苏、湖南等省公司均在尝试为公共建筑、工业企业、园区等用户提供集电、水、气、热(冷)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已取得良好成效。南方电网公司也早在2010年成立了南网综合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从上游到下游,从项目投资、建设到运营,开展清洁能源开发、能源资源综合利用、节能服务等业务。此外,新奥提出泛能网概念、协鑫集团布局分布式微能源网、阿里巴巴涉足电力与能源服务等等,这些企业均在布局综合能源服务或向综合能源服务转型。
总体而言,综合能源服务在我国的兴起,与政治、经济、社会、产业、技术等方面的变革有密切关系。从政治上看,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改善用能水平和质量无疑是重要任务;从经济上看,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企业必须拓展新的发展空间,通过集成服务降低运营成本是发展方向之一;从社会上看,生态文明建设迫切需要能源系统优化结构,实现集约高效发展;从产业上看,随着能源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入,加快电力、天然气等能源领域竞争性环节的放开,必然会促进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发生根本性转变,推动产业融合;从技术上看,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分布式能源、储能等的推广应用,带来了能源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为构建创新智能型的综合能源服务体系创造了条件。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及其配套文件印发后,新一轮电改拉开序幕,数千家独立售电公司进入市场,三批约500个增量配电业务试点持续推进,原本主要由电网企业一统天下的供电格局逐步被打破,为综合能源服务商的大量出现提供了机遇。无论是发电侧还是供电侧的配售电公司,亦或是独立售电公司,都面临着售电之后的用户服务升级问题。
从现实看,现有的电网企业凭借长期的供电服务网络和服务体系,在综合能源服务市场上具有占先优势,水、气、热(冷)供应企业也有一定的先发优势,但这并非意味着其他企业没有机会,例如,从国际经验来看,便有通讯企业介入综合能源服务领域。
政府管理要“动手术”
作为一种新业态、新模式,综合能源服务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市场化改革从来都是以政府放松管制与适度规范相配合的。
为了促进产业融合与混业发展,政府部门首先要做的是放开相关产业管制。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管制的放松,电、水、气、热(冷)服务边界才能逐渐模糊。当前,售电业务已经放开,还需要同步放开供水、供气、供热(冷)和通讯服务业务,只有同步放开,各产业才能在同一起跑线和水平线上实现竞争与融合。
相应的,政府管理体制也要做出改革与调整。目前,电、水、气、热(冷)供应由不同政府部门管制,不利于政策的协同和管理的协作。2018年3月全国两会之后,预计我国将迎来新一轮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可以尝试将电、水、气、热(冷)供应进行相对集中统一的管理或者明确综合能源服务相关接口。
管理流程捋顺之后,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是出台综合能源服务规范和标准。由单一服务向多项综合集成服务转型,其服务规范和标准势必要重构。尤其是服务内容重叠部门要统筹考虑,避免其频繁入户“扰民”。
此外,按照我国的政府管理逻辑,产业政策是必不可少的。引导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方向、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在三方面下功夫。其一,鼓励新技术应用。电、水、气、热(冷)供应不仅涉及融合还涉及交互,需要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甚至是VR、AR等技术,推进服务便捷化、智能化。其二,推动设备研发。统一和完善现有集抄、通信设备体系,进一步整合电、水、气、热(冷)分散的抄表渠道,实现多种能源表统一抄收和管理,进而实现集中抄表、联合收费、用能管理等服务。其三,培养复合型人才。综合能源服务涉及多行业、多环节,以及信息技术、智能硬件等多个专业,需要培养一批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跨界人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