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青海新能源装机达953万千瓦,占青海电网总装机的37.5%,太阳能发电累计上网电量再创新高,达380亿千瓦时,青海成为目前世界上光伏电站大规模并网最集中的地区。期间,青海省电力公司服务国家清洁能源发展战略,以绿色生态为方向,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加快推进创新应用实践,持续构建覆盖新能源全产业链的共享共赢创新生态圈。其中,“绿电7日”、国内首家新能源大数据创新平台运营等创新实践,打造出新能源创新发展的“青海样板”。
开拓新领域构建新模式
1月8日,青海新能源大数据创新平台在西宁鸣锣开市。平台首批确立了36项高级创新业务服务,具备功率预测、设备健康管理、电站运营托管、金融服务等多项线上技术服务能力,将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撑。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视察时指出,光伏是青海的拳头资源,要把光伏发电打造成具有规模优势、效率优势、市场优势的特色支柱产业,为全国能源发展转型作出贡献。“青海电力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在能源科技和信息通信技术的融合驱动下,率先在国内建设运营了青海新能源大数据创新平台,以大数据深化应用全面创新新能源运营模式。这也是国家电网公司落实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新能源发展在青海的创新实践。”青海电力董事长全生明说。
据了解,青海新能源大数据创新平台构建起全国首个“共享服务园区”,为政府、制造业、发电企业、电网公司提供覆盖新能源规划、设计、装备制造、建设、运营、检修、回收的全产业链服务。而且,帮助新能源发电企业实现集团化监控、集约化管理、集中式预测、高效化利用,为新能源电站向“无人值守、少人值班”运营模式转变提供了科学手段,提升了新能源电厂运营效率和效益。
国家工程院院士、大数据系统软件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孙家广表示,该平台的建设运营实现了理念、模式和技术三方面创新,是创新驱动发展在国家能源领域的具体落实。目前,已有10家应用服务提供方和6家服务应用方落户园区,多家新能源企业确定入驻意向。大唐青海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大斌表示,通过共享智慧运营服务,可实现对电站的远程操作和控制,不仅减少了一线人员投入,而且对远在戈壁荒滩上的电站安全运营做到了心中有数,这是对新能源传统运营模式的颠覆性改变。
2018年,该平台将实现源侧应用服务覆盖80%的新能源企业,负荷侧应用服务覆盖两家运营主体。“十四五”期间,实现“平台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生态健康”目标,加快青海能源结构清洁转型。
助力新能源打造示范省
2017年6月17日-23日,国网实现连续7天168小时对青海全清洁能源供电,这在国内尚属首次。与葡萄牙电网2016年5月7日-11日实现107小时电力供应完全依赖可再生能源相比,这次青海全清洁能源供电具有时间更长、光伏发电比例高、供电难度更大、没有调峰补偿机制等特点,真正实现了用电“零”排放。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曾鸣对此分析,强大的多能互补能力至关重要,这也是支撑电网全清洁能源供电的关键所在,体现了国网在促进清洁能源发展方面的领先水平。
2017年8月17日,青海清洁能源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研究通过专家组评审。“该研究成果在新能源计算模型构建、多能互补电力规划和生产模拟方法方面具有创新性,研究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将为我国类似电源结构省份的用电保障与外送提供借鉴,也可为国际上类似电力问题解决提供范例,对推动能源革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中国科学院院士卢强高度评价。
目前,青海光伏发电装机总容量达790万千瓦,占全省电源总装机的31%。在推进青海新能源产业健康、稳定、有序发展进程中,青海电力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依托青海区位价值和资源优势,推动电网发展布局重心由传统高耗能产业向新能源产业倾斜,紧抓省内省外增量市场,多措并举全面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2017年,青海新能源发电利用水平始终处于全国前列,全年外送新能源电量19.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48%。
“十三五”以来,青海全面创建绿色能源示范省,加快建设海西、海南两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两个基地开发总规模超过6000万千瓦,将成为国家重要的新型能源产业基地。预计到2020年,青海新能源装机总规模将突破2000万千瓦,占全省电源总装机的53%,届时,青海电网新能源发电量有望继续领跑全国。
此外,按照相关规划,2018年,±800千伏青海-河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将开工建设,这也是世界上首条以输送新能源为主的全清洁能源特高压直流工程,将实现远距离输送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技术突破,促进青海乃至整个西北地区新能源与西南水电在更大范围水火互济、风光互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