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结论
本文介绍了锡盟—济南、蒙西—天津南、榆横—潍坊、山东环网特高压交流工程和上海庙—山东、扎鲁特—青州特高压直流工程投产带来的山东断面网络演化。山东交流断面在4回500 kV线路的基础上得到了不断加强,最多将新增6回1000 kV线路,交流断面自身输电能力由4000 MW提高到18 000 MW,而且最终山东交直流受电的整体能力达到50%以上。
图17 山东电网增加调相机后网架
图18 加调相机后济南特高压站的电压曲线
在演化过程中,山东断面输电能力的影响因素有:1)断面自身线路及变压器的热稳约束,2)断面静态稳定极限,3)山东电网电压稳定特性,
4)山东电网多馈入短路比。
本文提出了提高山东受电断面输电能力的具体措施:1)可利用移相器使潮流分布更加均匀,提高山东断面的输电能力;2)可利用调相机加强电网无功动态支撑能力,提高系统的电压稳定性,并举例证明了可行性。
作者简介:
(贺庆 张宝家 马士聪 易俊 张健 贾俊川)
贺庆(1980),男,博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电力系统复杂性理论、特高压电网的调试工作,
张宝家(1990),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安全性稳定性分析。
致 谢
本文的研究工作获得了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科技项目(XT83-17-002)的资助,谨此致谢!
参考文献:
[1] 刘振亚,张启平.国家电网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33(7):1-10.
[2] 刘振亚. 中国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创新[J].电网技术,2013,37(3):566-574.
[3] 舒印彪,张文亮,周孝信,等.特高压同步电网安全性评估[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7,27(34):1-6.
[4] 栾军,张智刚,寇惠珍,等.提高500 kV电网输电能力的技术研究[J].电网技术,2005,29(19):15-17.
[5] 曾庆禹. 1000 kV特高压输电系统输电能力研究[J].电网技术,2012,36(2):1-6.
[6] 齐旭,曾德文,史大军,等.特高压直流输电对系统安全稳定影响研究[J].电网技术,2006,30(2):1-6.
[7] 张文朝,何玉龙,顾雪平,等.单输电通道中输电断面静稳极限的快速估算[J].电网技术,2012,36(5):92-95.
[8] 赵良,郭强,覃琴,等.特高压同步电网稳定特性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8,28(34):47-51.
[9] 朱方,汤涌,张东霞,等.我国交流互联电网动态稳定性的研究及解决策略[J].电网技术,2004,28(15):1-5.
[10] 苟竞,刘俊勇,Gareth,等.基于发电机对暂态势能集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快速评估[J].电网技术,2015,39(2):464-471.
[11] 马世英,印永华,汤涌,等.短期和中长期电压稳定仿真及评价[J].电网技术,2006,30(19):14-20.
[12] 刘振亚,秦晓辉,赵良,等.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方式在多馈入直流电网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33(10):1-7.
[13] 舒印彪. 1000 kV交流特高压输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电网技术,2005,29(19):1-6.
[14] 潘文霞,陈允平,沈祖诒.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研究综述[J].电网技术,2001,25(9):51-54.
[15] 汤涌,仲悟之,孙华东,等.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机理研究[J].电网技术,2010,34(4):24-29.
[16] 刘光晔,杨以涵.电力系统电压稳定与功角稳定的统一分析原理[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33(13):135-149.
[17] 傅旭,王锡凡,杜正春.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研究现状及其展望[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5,25(2):1-9.
[18] 袁阳,卫志农,雷霄,等.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研究综述[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3,33(11):140-147.
[19] 林伟芳,汤涌,郭小江.多馈入交直流系统短路比影响因素分析[J].电网技术,2011,35(8):64-68.
[20] 邵瑶,汤涌.多馈入直流系统交互作用因子的影响因素分析[J].电网技术,2013,37(3):794-799.
[21] 郑彬,项祖涛,班连庚,等.特高压静止移相器应用的电磁暂态仿真分析[J].电网技术,2013,37(5):1372-1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