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当下,电动化已经是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无论是从市场导向还是政策层面,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都有目共睹。
据数据统计,到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500万辆,充电桩480万根,目前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每年以60%的增速保持增长,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500万辆。大势所趋,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作为电动汽车基础设施的充电桩也得到迅猛发展。
8月22日,云快充“‘破•立’云集价值”主题战略发布会在上海外滩举行,并宣布云快充由充电桩生产运营商转型为首个第三方免费充电桩共享平台。不产桩、不卖桩、不建桩,专注于通过平台产品提供运营服务。
破而后立:从“桩主”到平台服务商
转型成为第三方共享服务平台,这对于一开始就自建充电桩的云快充来说,无疑是个慎重的抉择。用创始人田波的话说:克服痛苦,二次创业,要拥抱转型的痛苦和不确定性。
在之前的三年时间里,云快充都是以“桩主”的身份存在,从场地选择、充电桩的采购,建设,研发、到首批设备验收投入运营,所有一整套的流程都相当熟悉。前期云快充累计建设充电站97座,总功率45000KW,累计充电量900万度,完成充电服务25万次,服务范围分布在南京、苏州、无锡、徐州、高邮等地。
当然,也正是这些小有规模的成效及“行业老兵”般对产业链的深入了解,在行业加速发展的同时,云快充也明显地看到了野蛮生长下的诸多问题。
田波云快充创始人兼CEO
创始人田波说,新能源是欣欣向荣的产业,市场空间足够大,大到看不到天花板。但前期跑马圈地的发展模式带来了许多问题,快慢充配比不合理、充电桩高故障率,高闲置率,燃油车占位,安全监管能力和运营服务标准缺乏.......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不断总结经验优化流程中,摆在云快充面前只有两条路:只做充电桩的投资运营;或者做平台研发与服务。最终,云快充选择后者,打破自我,而后立命,借助已有的运营经验,为充电桩生产商和运营商提供第三方共享服务平台。
干“店小二”的工作,把运营标准化
小而分散、大而不强;各自为阵,互不兼容。简单概括这就是当前国内充电桩运营商的现状。在一二线城市的几十家运营商中,可能三四家大体量企业就占据了30%~40%的市场份额,其他各家中小运营商单打独斗,效率低下。
为此,云快充提供了自己的一套解决方案,首先为运营商服务,帮助解决充电站运营管理问题,将发现的问题逐渐转化成标准化、信息化流程,不断优化。
其次是好用,也代表着专业,云快充是运营商出身,深刻理解产品的各种业务场景和运营逻辑,因此对产品本身有着最初始的严格要求。
第三就是做独立第三方,不产桩、不卖桩、不建桩,专注于通过平台产品为运营商提供服务,“只提供更好用的淘金工具,不跟大家抢金子。”
最后就是免费,为了更好的服务B端运营商,目前云快充平台所有功能均免费向合作方开放。通过免费来帮助运营商抢占市场先机,共同成长。
解决了运营商的痛点,同时还要兼顾到充电桩制造商和车主用户。云快充在共享平台之下开发了4个APP和3个后台,共15大模块,70项服务功能。其中对运营商提供了包括信息管理、营销管理、用户管理,财务管理,安全警告管理等服务功能,另外开发了智能巡检助手,实现巡检管理、故障分析与告警、绩效考核等功能。
针对电充制造商,提供APP+PC双服务端,实时监测充电桩运营状况,作为维保助手提升服务效率。对于用户,确保提供的电桩信息100%真实,企业用户还提供企业级账户管理功能,优化充电体验。
跑马圈地即将成为历史,未来空间依然很大
电动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充电桩基础设施的全面布局,大大小小的充电桩运营商林立,市场在扩大,入局者也不断增加。对此,田波表示,未来市场空间比想象的要大很多,等市场真正爆发了,更需要做的就是联合,提高效率,降低整体成本。
云快充选择转型做平台服务,一方面也是联合打通制造商、运营商、用户三者的联系,另一方面,也是在市场真正爆发之前,通过平台服务抢先整合资源。
目前,云快充已经和新能源汽车厂商,运营商等展开合作对接,未来,也将会有更多新的发展模式等待被开发运用。同时,也要面对行业充电桩通用协议标准不统一问题,以及发展过程中平台自身盈利等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