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5月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正式发布。作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内容的能源行业,应如何落实能源革命战略、谋划推进路径、规划阶段性目标?本刊日前采访了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院士谢克昌,他表示,在大力推进能源革命前提下,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峰值预计在2040年左右达到,为此,中国需进行能源结构调整,力争用20~30年时间构建起“需求合理化、开发绿色化、供应多元化、调配智能化、利用高效化”的新型能源体系。
结构:433格局
《能源评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在日前召开的第八届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和第二届创新使命部长级会议上,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指出,发展清洁能源是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您如何评价我国正在推进的能源革命的重要性?
谢克昌:工业文明为人类社会带来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理念发生了变化,有利于资本增值和经济增长成为发展目标和衡量标准。这种变化激励人们创造更多物质,但对自然失去敬畏感,仅仅把自然看做资源供给地。在对自然的征服过程中,越来越多难以被自然界消纳的工业及其副产品被制造出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活方式,加剧了资源、能源的多度消耗,引发严重的环境危机。
中国正在推进的能源革命是新时期的重大国家战略,是实现我国两个翻番、城镇化、建设生态文明、确保能源安全等历史重任的根本出路,是一项影响深远、涉及广泛、复杂艰巨的全新工作,在全球能源格局变化、环境污染严重、应对气候变迁渐成共识形势下,推动能源革命既必要也很紧迫。
《能源评论》:推动能源革命进程,有哪些抓手,或者说必须要直面的问题?
谢克昌:习主席指出,能源的重要性和能源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抓住能源就抓住国家发展和安全战略的牛鼻子。推动能源革命不能一蹴而就,必须要有革命性的重大措施,必须立足国情、放眼世界、科学对待、穿透未来。
推动能源革命必须解决六大问题:能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问题、能源消费总量控制问题、能源供给结构优化问题、能源科技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创新发展问题、能源体制机制保障问题、世界能源版图变化中我国能源发展的抉择问题。
《能源评论》:在上述领域,除了能源供需消费和技术领域的措施,体制机制保障问题,也是各方关注的焦点,您如评价其未来改革方向?
谢克昌:主要表现就是体制机制不顺,亟待革命。比如某些行业垄断突出,能源企业行政化现象严重,干预合理市场竞争;能源监管部门很多,协调比较困难,难以实现有效的监管,同时监管部门重审批、轻监管;能源法制体系内容不健全,法律法规无法组成有机整体,执行效果不佳。
能源价格机制是国家控制,有些是合理的,但是价格体制扭曲,无法有效反映供求、外部成本和资源稀缺情况,就会妨碍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未来体制机制改革的方向就是市场化,应该让能源回归市场属性、商品属性;从监管体制方面要依法管理,要有效监管。
《能源评论》:您曾经提出,中国的能源革命需要经历结构优化期、变革期和定型期三个阶段,如何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进行划分?
谢克昌:这是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必须要经历的“三步走”过程。具体来说,第一步,2020年以前,为能源结构优化期,主要是煤炭的清洁高效可持续开发利用,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煤炭利用集中度,到2020年煤炭、油气、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达6:2.5:1.5;第二步,2020年到2030年,为能源领域变革期,主要是清洁能源尤其是可再生能源替代煤炭战略,2030年煤炭、油气、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达5:3:2;第三步,2030年到2050年,为能源革命定型期,形成“需求合理化、开发绿色化、供应多元化、调配智能化、利用高效化”的新型能源体系,煤炭、油气、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达4:3:3。
《能源评论》:到2015年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刚超过20%,2050年占比超过50%战略目标看起来有些挑战,您认为,当这一天到来时,不同能源品类的格局会如何?
谢克昌:这需要综合考虑合理控制能源总量和调整能源结构手段,基于现有可预期的政策及技术条件,中国工程院的研究预测显示,到2050年,我国一次能源供应能力为60亿吨标煤,可再生能源供应总量为,19亿~22.6亿吨标煤,商品化可再生能源为14.3亿~17.9亿吨标准煤,在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方面,水电(含抽蓄)为8.9亿千瓦、风电8亿~10亿千瓦、太阳能(含光热)6亿~13亿千瓦,生物质发电3500万千瓦、地热能发电1600万千瓦、海洋能发电1000万千瓦。
消费:2040年达峰
《能源评论》:与能源生产对应,我国能源消费革命的战略目标是否更值得期待?
谢克昌:根据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的预测,并借鉴国际经验,预计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理论峰值拐点出现在2040年左右,对应的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55亿吨标准煤左右,此后能源消费总量基本不增长。人均能耗不到4吨标准煤,远低于美国、德国能源消费拐点的人均能源11.1吨标准煤/人、6.6吨标准煤/人。
为此,在2050年前,我国应大力推行能源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的最终目标为:总量不超过56亿~60亿吨标准煤、人均能耗不超过4亿吨标准煤。
《能源评论》:实际上,人均年能耗的指标要落实到相关行业,您如何预测其具体路径?
谢克昌:控制能源消费总量需要按照部门进行分解。其中,工业部门将严格控制高耗能产品产能,避免产能过剩。钢铁、水泥等高耗能产品能耗在2020年左右就达到峰值,产能利用率高于80%;建筑部门严格控制建筑规模总量,将建筑面积控制在800亿平方米以内,建筑的营造能耗从当前的9.2亿吨标准煤降低至5亿~6亿吨标准煤。建筑部门能耗消费峰值将在2030年左右出现;交通部门力争将千人汽车保有量控制在300辆左右。在2050年前,将交通部门能源需求总量控制在4.6亿吨标准油左右,汽柴油消费量控制在2.4亿吨左右,确保能源安全,建设高效的交通体系。预计交通能耗消费峰值将在2035~2040年之间出现。
《能源评论》:工业和城市,一直是能源消费的主战场,对于广阔区域的农村能源,您认为当如何推进其革命进程?
谢克昌:我们不能忽视农村能源问题,农村能源革命也是我国能源革命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农村能源革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需求,也有利于大气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有利于农村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目前,中国工程院正在开展以农村能源革命和西部能源发展为重点的“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研究(二期)咨询工作。
未来,我们将从满足我国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需求出发,结合“一带一路”重大国家战略,以研究西部能源发展的顶层设计为重点,分析建立国家大型油气生产加工与储备基地、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主要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基地和能源资源陆上输送大通道的可行性,研究我国能源技术装备积极“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为全面实现我国能源结构和布局的优化,促进我国能源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