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近两年来,我国充电基础设施数量快速增长,截至2017年6月底,全国已建成充电桩超过20万根,参与建设运营的主体日趋多元,竞争也愈发激烈。而在蛋糕日益做大的同时,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商们却忧心忡忡:如何在这个商业模式还不成熟、市场格局尚未成型、技术发展有极大不确定性的行业里活下去?活得好?
7月20-21日在京举办的“2017第二届电动汽车及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高峰论坛”上,产业界、学界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咖云集,其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充电基础设施产业的前景展望、如何推动充电桩的互联互通。
抓住政策的“胡萝卜”
从政策体系与财政补贴来看,从中央层面给予直接补贴是国际主流做法。近1-2年来,充电设施在企业培育阶段的关键作用日益取得共识,各国政策扶持开始向充电设施倾斜。
我国:2015年出台了《指导意见》与《发展指南》两份顶层设计文件,配套政策陆续出台;已明确了“十三五”中央财政“间接奖励”办法;多个省市已出台专项规划和具体建设运营管理办法。上海最新办法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
电能替代和清洁替代是能源产业发展的趋势,随着电动车行业的持续深入发展,更贴合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发展实际的配套政策必然陆续落地。抓住政策的“胡萝卜”,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无疑是新能源行业里重要的生存指南,也有利于企业把自身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相结合,在创造经济价值以外实现社会价值。
商业模式演变展望
当前:以充电服务并收取服务费为主要形式,部分开展免费充电模式探索;包含手机APP的信息平台初步建成,具备OTA、查询、导航等功能;缺乏多方利益共享模式,协调困难;出现分时共享充电桩等新模式。
2020年:增值业务收入占比提升,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创新;“车-网”与“车-车”等多端信息交互,平台提供预约充电、定期充电、电子商务等服务;政府与市场共同推动下,各利益相关方合作共建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充电车位与电动汽车分时共享快速发展。
2030年:充电服务、增值服务及电力市场与碳市场交易服务成为三大主要业务;车联网、物联网、智能电网等多信息平台全交互,实现自动化驾驶;运营商平台化运营,成熟的多方利益共享模式;智能优化充电设施使用情况,引导充电车位共享并与电网侧互动,提高运营效率。
火热建设中的车联网平台
在充电桩既有存量的基础上,联桩入网的平台建设已经颇有成果。
国家电网公司的智慧车联网平台:
涵盖政府、企业、运营商多方的联网平台,背靠国家电网的电网配网服务保障体系,保障和抢修标准和电力设施一致,对桩进行有效监控管理、运行服务、故障报修抢修。
目前已经能够显示全国80%左右的桩,包括国网自建的4.4万个桩以及社会充电桩12万个,是全国涵盖充电桩最多、能够提供服务最强大的一个充电桩服务平台,可以显示充电桩是公用还是私用、闲置还是正在使用。
在平台上不仅可以看到桩,还可以看到车,车将比桩增长得更快,未来将把车、桩、网统一结合到平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