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日前,贵州省发改委和能源局联合印发《贵州省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大力发展“互联网+”智慧能源。加强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对接,推进能源生产智能化;鼓励煤电企业依托现有煤电机组,直接面向终端用户,重点围绕具有电、热、冷负荷的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和大型城市综合体等,提供电、热、冷能源一体化解决方案,多能互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构建能源供给与用户互动的综合智慧能源供应业态;积极开展智慧供暖业务,推进电能替代,构建多能协同的能源消费格局;因地制宜建设新能源智能充放电站等基础设施;以分布式能源网络用户为基础,鼓励发展智能用电,促进能源共享经济和能源自由交易;鼓励家庭、企业能效管理等新型业务开展;加快智能网络建设和智能电表普及,实现能源消费的实时计量、信息交互;大力推进电力大数据重点实验室建设,建设能源大数据平台。
加快省内500千伏骨干电网建设,由“日”字型环网逐步完善成以黔中经济带中心环网和南、北部通道为重点的“三横一中心”输送网络。加大配电网建设改造力度,着力解决城乡配电网发展薄弱、电压不达标、不通动力电等问题,推动装备提升与科技创新,加快建设城乡统筹、安全可靠、经济高效、技术先进、环境友好25的配电网络设施和服务体系。加快煤矿供电相关配套输变电项目建设,缓解煤矿机械化、智能化改造供电瓶颈。以中缅线、中贵线、桂渝线国家基干管道为主导,规划省内八条省级管网干线和市州“县县通”管网支线,打造相对独立但互联互通、调配灵活的全省管网系统,形成“基干一横二纵,八条省级管网干线,九个城市高压环网”(简称“1289工程”)为主的省级基础骨架主网,其中8条省级支线管网1800公里,其它2200公里,建设规范合理的统一输配体系。推动中缅原油管道国内二期及北海—贵阳成品油管道复线建设。依托湘黔线、川黔线、黔桂线、贵昆线和南北盘江、红水河、乌江通道,形成以铁路为主体,公路、内河航运相配合的煤炭快速输送通道。统筹省内省外运煤需要,分级负责加强对现有运煤公路养护,规划建设一批与高速公路连接的县乡级运煤专线,构建以重点煤炭生产地区为骨架的煤炭物流节点网络,确保煤炭运输便捷、通畅。到2020年铁路运煤能力达到6000万吨。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发展公共服务领域充电基础设施,推动用户居住地、单位内部停车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城市公共充电设施建设,加快示范推广地区充电网络建设,推动城际快速充电网络建设,大力推动旅游景点及高速公路充电服务网络建设。
通知全文如下:
贵州省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
前言
依据《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贵州省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
本规划是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在能源领域的细化和落实,是指导全省“十三五”期间能源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对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能源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优化能源结构,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发挥国家南方重要能源基地的作用,促进贵州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展基础与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二五”是贵州能源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能源行业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建设全国重要能源基地和资源深加工基地,贯彻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系列政策措施,改革发展成效显著,完成了规划预期目标任务。能源供应保障能力显著提升,生产消费结构持续优化,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取得阶段性成果,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为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提供了坚强的能源保障。
1.能源产业稳步发展,能源工业增加值迈上新台阶
“十二五”期间,全省规模以上能源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2015年达1117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31.5%,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0.6%,在各重点支柱产业中占比最高,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
2.供应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多元供应格局初步形成
能源生产总量稳步增加。2015年全省一次能源生产总量1.51亿吨标准煤,较2010年增长15.3%;发电量1930.62亿千瓦时,居全国前15位;2015年煤炭产量1.74亿吨,居全国第5位。
电力装机大幅提高。截至2015年底,全省全口径电力装机5236万千瓦,年均增长11.7%,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其中煤电装机2813万千瓦,水电装机2056万千瓦,新能源电力装机367万千瓦。
油气供应能力不断提高。2013年中缅、中贵油气管线建成通气,可供贵州省下载量每年30亿立方米。2015年省内煤层气、页岩气勘查取得突破。2015年天然气消费量达到12.98亿立方米,是2010年的3.1倍;成品油消费595万吨,较2010年增长50.7%。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
7.深化能源合作,互利共赢迈出新步伐
能源外输有力支持了周边省份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期间,累计外送电量达2900亿千瓦时,调出煤炭24000万吨,充分发挥了南方重要能源基地的作用,支持了周边省份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了省内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
区域合作供应格局初步形成。“十二五”期间,先后与广东、云南、广西、重庆、湖南、四川、江苏等省(市、区)和中石化、中石油、中广核等企业签订能源合作框架协议,能源开发成为“一带一路”、珠江-西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的重点内容,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展。
能源合作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中缅、中贵天然气管道建成投运,结束了全省无管道天然气的历史。二郎电厂一期工程(2×66万千瓦)送重庆已于2015年底建成,华润毕节送重庆煤电项目(4×66万千瓦)已核准。7(二)发展形势世界经济深度调整,能源供需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增长乏力。当前,国际能源发展呈现市场宽松化、格局多极化、结构低碳化、系统智能化、竞争复杂化等一系列新特征,新能源技术创新和互联网正引领新一轮工业革命,技术进步促进了水电、核电、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和生物质能源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迅速发展,页岩气、深海油气资源开发,可燃冰、电动汽车、智能电网等关键技术不断突破。
(二)发展形势
世界经济深度调整,能源供需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增长乏力。当前,国际能源发展呈现市场宽松化、格局多极化、结构低碳化、系统智能化、竞争复杂化等一系列新特征,新能源技术创新和互联网正引领新一轮工业革命,技术进步促进了水电、核电、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和生物质能源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迅速发展,页岩气、深海油气资源开发,可燃冰、电动汽车、智能电网等关键技术不断突破。
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能源转型升级任务艰巨。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为特征的新常态,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深度调整。国内呈现能源消费增速回落、油气替代煤炭、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双重更替加快、能源发展动力要素驱动向科技和体制创新转变,能源系统形态向集中式供能与分布式供能并重的系统形态转变。同时,随着“一带一路”等战略深入实施,我国能源国际合作领域不断拓宽,能源战略已从能源资源开发为主扩展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技术装备和服务“走出去”。这些新形势、新变化都将对贵州经济社会和能源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经济“赶转并重”,能源转型升级任务迫切。“十三五”时期,贫困落后是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根本任务的基本省情没有变,既要“赶”又要“转”的双重任务没有变,快于全国快于西部的发展态势没有变,要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打赢扶贫攻坚战,任务十分艰巨。生态环境脆弱,资源环境约束压力不断增大。因此,全省能源必须按照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总要求,以改革为动力,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施“三去一降一补”举措,着力优化能源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着力提高能源发展质量和效率,坚持创新驱动,大力推动能源科技创新,加快先进技术研发应用,实现煤电清洁高效利用,突破页岩气、煤层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促进能源转型升级、加快发展。
(三)主要问题
传统能源落后产能占比较大,能源结构尚不合理。30万吨/年及以上的煤矿数量占全省总数的45%,60万千瓦以上高参数、大容量燃煤机组占比52%,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13.5%,非水可再生能源占比1.1%,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煤炭生产结构性矛盾突出,推进机械化升级改造任务艰巨。现有生产矿井中,采用炮采工艺的数量和产能占比分别为62.7%和37.9%。煤矿瓦斯、水、顶板等灾害仍然严重,安全生产基础仍较薄弱。淘汰落后产能,推进机械化改造和产业升级任务艰巨。
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较低,加工转化程度不高。煤炭深加工仍以煤焦化、煤制甲醇、煤制合成氨等传统煤化工为主,煤层气(煤矿瓦斯)、煤矸石、矿井水利用率和煤炭入选率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14个、33个和3个百分点。煤制烯烃、煤制清洁燃料等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滞后,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不高。
煤炭消费占比偏高,终端消费清洁替代任务重。2015年煤炭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3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目前油气管网覆盖率低,配送成本及管输费高,农村电网结构还比较薄弱,部分边远贫困地区多为山区,负荷较为分散,变电站布点少,线路供电距离长,故障率较大,实施电能替代,天然气替代任务艰巨。
科技创新基础薄弱,能源产业技术水平总体偏低。能源行业科研院所和科技人员偏少,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不足,科技创新基础薄弱。煤炭开采的智能化、信息化建设滞后,适合全省复杂地10质条件的煤层气和页岩油气勘探、开采与利用技术体系尚未形成,能源产业技术水平总体偏低。市场配置资源效率有待提高,能源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完善。
市场机制没有充分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能源价格机制尚未理顺,能源产品尚未建立起合理透明的价格形成机制,能源管理集中度不高,保障供给、提高能效、普遍服务、节能减排作用尚未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