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重磅|“一带一路”能源研究报告(2017)(5)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能源情报研究》    2017/5/15 9:07:21  我要投稿  

“一带一路”中国与中亚能源合作成果显著

2.3.2 中东

中东地区是“一带一路”的交汇地带。中东地区一般说来包括巴林、埃及、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约旦、科威特、黎巴嫩、阿曼、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叙利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也门、巴勒斯坦、塞浦路斯和土耳其等17国,其位于“五海三洲两洋”之地,是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连接西方和东方的要道,也是欧洲经北非到西亚的枢纽和咽喉。

中东地区具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可以说是全球的“油库”。中东地区石油探明储量1087亿吨,占全球探明总量的47.3%。2015年中东国家石油产量1412百万吨,占世界总量的32%,石油出口879.6百万吨,占其产量的62%。而中国是中东国家最大的原油出口地,占其出口总量的约20%。

中东地区同样有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天然气探明储量80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总探明储量的42.8%。2015年,中东国家天然气总产量6179亿立方米,占世界总产量的17.4%。

数据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6)

中东地区能源储产世界占比情况

中东地区是“一带一路”油气合作的热点,潜力巨大,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中之重。当前正是中国与中东地区合作的机遇期,一是中东国家要求发展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愿望强烈,为与中国合作和对接“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机遇;二是当前国际石油市场进入低油价周期,从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中东主要石油输出国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在加大,合作空间因而扩大。

从合作成果看,在中东地区的油气合作已取得不小的成就。2016年1月,中沙延布炼厂正式投产,设计加工能力达到40万桶原油/日(合2000万吨/年),是中国在沙特最大的投资项目。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在伊朗和伊拉克地区多个大型油田项目正在建设或已经投运,尤其伊朗是未来中东地区油气合作的最佳潜力区,数十个大型油气田项目和相应的工程建设、工程技术服务项目需要外国投资者、外国服务商参与。此外,中国和阿拉伯技术转让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双方已就建立清洁能源培训中心等能源项目达成了共识。

“一带一路”中国与中东国家油气合作成果

2.3.3 南亚与东南亚

南亚八国为阿富汗、尼泊尔、不丹、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在南亚八国之中,五国与中国在陆上接壤,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都在海上丝绸之路上与中国相连。

东南亚地区共包括11个国家: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东帝汶,处于“一带一路”的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是中国西南通往印度洋的重要通道。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能源合作将提升中国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南亚与东南亚国家化石燃料资源较为匮乏。南亚与东南亚国家的石油和天然气探明可采储量分别仅占世界探明可采储量的约1.2%和4.4%。由于近几年经济的高速发展,南亚、东南亚国家对油气需求越来越大,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新加坡是典型的零能源存储和生产国家,能源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印度尼西亚、越南、柬埔寨、老挝、菲律宾、缅甸和泰国也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能源危机。粗略计算,2015年南亚东南亚地区石油消费527.9百万吨,占世界总消费的12%,石油进口493.1百万吨。

南亚、东南亚大部分国家能源现状

在天然气方面,印尼、马来西亚和越南是东南亚较为主要的天然气出口国,也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的天然气出口国。2015年,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对我国天然气出口量达44亿立方米和39亿立方米,分别占我国天然气对外进口量的7.36%和6.52%,位列我国2015年主要天然气进口国的第4位和第5位。

南亚、东南亚各国可再生能源潜力丰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棕榈油资源丰富,泰国、越南、菲律宾太阳能资源丰富,缅甸、老挝、菲律宾、柬埔寨水能资源丰富。但各国中除了新加坡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外,其他国家经济发展均较差,能源开发利用水平较低。

在电力方面,电力短缺是南亚与东南亚国家面临的一个巨大的能源问题。电力短缺限制了各国的工业发展,并恶化了投资环境,严重制约了地区的经济发展。

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具有很强的能源合作互补性。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相比,中国在能源开发、能源装备制造等领域有着明显优势,特别是在煤炭开采、水力发电、燃煤发电、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实力和技术,而这些领域当前在南亚、东南亚国家还面临瓶颈问题。

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纵贯南亚和中南半岛的东南亚大部分国家,占据“一带一路”的六个经济走廊之三,也是中国与南亚、东盟合作的跨国经济走廊。

“一带一路”三条经济走廊纵贯南亚和东南亚大部分国家

近些年,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在油气、电力、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合作不断深化,能源领域合作逐渐成为双方合作的亮点。在油气方面,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在缅甸实施的先导项目,中缅原油管道工程的正式投运使中国开辟印度洋能源通道、实现油气进口多元化,对中国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在电力方面,中国电力企业已多方面进入南亚、东南亚电力市场。在巴基斯坦投资的输变电项目主要有默蒂亚里—拉合尔输变电项目,水电项目有卡洛特水电站,火电项目有卡西姆港火电项目等。还有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投资的越南永新BOT项目、中能建中电工程正在开展的越南海阳BOT项目、华电集团参与的印尼阿萨汉一级水电站、泛海能源参与的印尼棉兰工业区燃煤蒸汽发电厂项目;同时,通过跨境电网实现了从云南向越南、老挝供电,以及缅甸部分水电并入云南电网运营,初步实现了区域电力联合调配。

在新能源方面,中国企业在泰国电力行业发展很快,目前已经在进行包括光伏发电、沼气发电、生物质发电等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合作。

第三章 “一带一路”的重点能源领域合作

3.1 “一带一路”的国际油气合作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集中了俄罗斯、中亚国家及中东地区的重要油气资源国,覆盖了全球五成以上的石油供给潜力和七成以上的天然气供给潜力。

数据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6)

全球石油与天然气探明储量分布图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