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筱萍也表示:“技术进步所发挥的作用确实是巨大的。不仅汽车将变得更加高效,还有不可小觑的电动车、自动驾驶、汽车共享等技术所孕育的出行革命。”
不过,戴思攀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未来20年汽车能效提高对减排的贡献会大于电动车;同时,电动汽车对石油市场不会有太大影响,真正影响石油市场的仍然是供求关系。
首先,BP估算,目前全球技术可采的石油储量约2.5万亿桶,而到2050年全世界对石油的需求仅为1.2万亿桶,根本无须担心石油枯竭。
其次,长期以来,高成本产油国的成本是低成本产油国的三四倍,两者却一直共存,其原因是低成本供应商的自我限产。然而戴思攀认为,随着局势变化,中东产油国可能会抛弃该策略,转而利用自己的竞争优势增加产量,驱逐高成本供应商,从而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电动汽车让我们心潮澎湃,但石油市场更重要的驱动因素还是供应商之间的竞争格局。石油最终价格得看低成本的产油国能否成功改革经济结构。”戴思攀说。例如,沙特阿拉伯曾提出经济结构改革的2030年远景,希望减少本国经济对石油的依赖。
《展望》预计,全球石油需求虽然增速放缓,但未来20年不会到达峰值。
煤定价是减排最有效途径
美国能源部预测,美国2030年光伏发电成本会下降到3美分,成为最有利的发电形式。随着技术创新和成本下降,何建坤认为,中国风电和光伏可能在2020年实现平价上网。
何建坤表示,中国目前在新能源领域的投资额和增长速度都居于世界前列,会起到引领性的示范作用。同时,中国正在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如今年启动全国统一的碳市场,进一步推动能源变革。
戴思攀也认为,除了制定出更多政策,实现碳排放减少最有效的方法是碳交易和碳定价。他强调,目前全球碳市场发展最迅速的国家正是中国。
据悉,BP早在2004年就开始参与全球碳交易。2016年,BP与深圳能源集团妈湾电力公司完成了中国首单跨境碳交易。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能源变革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中国市场对BP的重要性不言而喻,BP非常积极地参与中国碳交易与碳市场的建立。”杨筱萍说。
《展望》预测,中国人均用电量会大幅度上升,也就是说中国的电力市场会得到长足发展。因此,戴思攀提醒道,随着碳价格上涨,电力行业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中国在调整能源结构时应重视电力行业改革,因为电力市场是未来增长最快的能源消费行业,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能源结构的调整速度。
“BP要在未来20年成为有贡献的能源企业,也应该慎重考虑在电力市场能发挥什么作用。”戴思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