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一周热点回眸(4.10—4.14)(2)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2017/4/14 10:04:26  我要投稿  

Top6:未来五年国内将建逾300座微电网工程

4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公布《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2017年本低碳部分)(以下简称《目录》),旨在促进我国控制温室气体行动目标的实现。

据了解,《目录》涵盖非化石能源、燃料及原材料替代、工艺过程等非二氧化碳减排、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碳汇等五大领域,共计27项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

我国首个微电网示范项目———中国国电集团所属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吐鲁番新能源城市微电网示范项目,日前已获得售电许可。

可以预见,随着我国新能源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进以及微电网技术的日趋成熟,微电网将在海岛、工业园区、办公园区以及偏远缺电地区得到更广泛的实施推广,微电网先进储能应用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

《目录》指出,未来五年国内微电网工程将建设逾300座,预期推广比例将达到5%,项目投资将达到5亿元,可形成年减排二氧化碳能力约20万吨。

【更多详情】

Top7:河南省将培育18个新兴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智能电网、储能电池和新能源汽车

日前,河南省发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新兴产业集群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培育18个新兴产业集群,这18个新兴产业集群包括新一代智能终端、电子核心基础部件、智能制造装备、新能源汽车及智能汽车、智能电力及新能源装备、生物医药、尼龙及化工新材料、高端合金材料、智能传感器及物联网、节能环保等10个新兴制造业产业集群;航空及冷链物流、新兴金融服务业、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外包、专业服务业、跨境电子商务及网络零售、基因技术应用及健康服务、数字创意等8个新兴服务业产业集群。

意见重点提出:突出发展智能电网、风电装备、太阳能装备和储能电池,到2020年,产业规模超过3000亿元,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电力装备产业基地。

智能电网。重点发展智能输配电成套装备和电能质量治理、新能源汽车充电等新兴设备,积极研发柔性输变电、用户端能源管理、可再生能源并网等关键技术和产品,推进微电网成套设备产业化,培育形成许昌、平顶山等产业集群。

风电装备。突破大型风电场运行维护、变流变桨智能控制、风电场大数据管理等关键技术,提升超长叶片、大功率永磁发电机、高精密齿轮箱、偏航系统等风电关键部件制造水平,增强2兆瓦级以上风电机组、低风速风电机组系统集成能力,加快培育许昌、洛阳等产业集群。

太阳能装备。积极发展先进晶硅电池、智能逆变系统,突破高效光伏组件、薄膜电池、太阳能集成应用及跟踪系统技术,着力提高光电转换效率,重点培育洛阳、许昌、安阳等产业集群。

储能电池。推动锂离子动力电池骨干企业突破储能电池关键技术,加快形成产业化能力,支持铅酸动力电池优势企业强化引进合作,建设铅酸储能电池生产基地。

【更多详情】

Top8:特高压龙头!中国西电2016年实现营收139.80亿元 变压器营收大幅增长

2016年度,中国西电实现营业收入139.80亿元,比上年同期的131.04亿增加了8.76亿元,增幅为 6.68%,受益于重点项目顺利交货,营业收入水平同比平稳提升。随着公司提质增效的深入开展,经营效益显著显现,公司16年度营业成本增幅低于营业收入增幅4.15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毛利率从2015年度的26.20%上升为2016年度的28.99%,提升了2.79个百分点。

中国西电作为目前国内最具规模、成套能力最强的高压、超高压、特高压交直流输配电设备和其他电工产品的研发、生产制造基地,先后为“三峡工程”、“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西电东送”等多个国家重点工程项目提供了成套输配电装备和服务,承担着促进我国输配电装备技术进步和为国家重点工程项目提供关键设备的重任,也是我国输配电装备制造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力量。经过不断改革发展、技术改造和管理优化,中国西电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已发展成为我国输配电设备领域产品电压等级最高、产品品种最多、成套性最好、自主开发能力最强、测试技术和制造水平最先进的集团企业,成为我国高压、特高压输配电装备制造业的领导。

2017年,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总收入148.7亿元。

【更多详情】

Top9:智能电网信息安全威胁及对策分析

智能电网是电网和现代信息技术融合于一体的新型电网, 已成为解决21世纪全球能源问题的新战略。智能电网信息安全在整个电网通信网络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需要更多相关研究来制定标准以及开发相应技术来满足智能电网信息安全需要。介绍了智能电网信息的特点、国内外发展现状以及最新的电网信息安全事件,总结了智能电网面临的安全威胁,对国家为保证智能电网信息安全制定的相关政策法规给出了说明,最后提出了应对智能电网信息安全威胁的具体防护措施。

【更多详情】

Top10:贵安新区建设国内首座“1+3”多能互补分布式智慧能源站

日前,记者从贵安新区电子信息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获悉,国内首座“1+3”多能互补分布式智慧能源站——贵安云谷智慧能源中心项目推进顺利,将于5月底建成试运行。

贵安云谷智慧能源中心项目由重庆京天能源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承建,项目采用1种清洁能源+3种再生能源,即天然气和水源热泵、太阳能光热、空气动力储能等4种能源的多能互补模式,依托智慧管理技术形成能源综合利用,为总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的建筑物提供夏季制冷、冬季制热、全年生活热水、以及电力等能源需求。

据项目负责人郭露介绍,贵安云谷智慧能源中心是国内首座采用“1+3”多种能源互补模式建造的智慧能源站,通过多种能源的综合利用,实现零污染、零排放,项目设计总冷负荷15165.4kw,设计总热负荷13303.9kw,总发电功率2.8MW。该项目总投资1.6亿元,地处贵安新区七星湖科技新城,目前已完成室外管网铺装,能源站主体建筑正在积极建设中。

【更多详情】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