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目前并存两家电网,属于历史因素自然形成,并非人为行政划分所致。蒙西部分历史上长期与华北电网相连,实际上是华北电网一部分,而蒙东电网历史上是东北电网的一部分。”原电力工业部规划计划司司长王信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上分析。
当前,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电网主要分为内蒙古西部电网和内蒙古东部电网两部分(以下简称蒙西电网和蒙东电网)。其中蒙西电网由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运行管理,蒙东电网由内蒙古东部电力公司运行管理。
作为中国唯一独立的省级电网,蒙西电网供电区域为自治区中西部的六市二盟,包括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海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乌兰察布市、阿拉善盟、锡林郭勒盟,供电区域面积7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230万人。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0月底,内蒙古西部电网装机容量为6153万千瓦,其中火电3888万千瓦(其中煤电3790万千瓦),水电186万千瓦,新能源2079万千瓦(风电1540万千瓦、光伏528万千瓦、生物质能11万千瓦)。
煤电仍然是蒙西电网主要电源,占装机容量的61.6%。但新能源发电量近年来已呈现持续增长,2015年新能源发电量比2010年增长193%,预计2016年新能源上网电量为373亿千瓦时。
“截至10月份,蒙西电网主要经营指标保持持续向好态势,售电量累计完成1196.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6%,其中,区内售电量975.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23%,送京津电量221.02亿千瓦时。”在蒙西电网对《能源》记者的官方回复中,不难看出,雄踞中国企业500强、内蒙区域第一的蒙西电网2016年的业绩依然亮眼。
“2016年,蒙西供电区基本形成了‘三横四纵’的500千伏主干网架结构。增供扩销成效显著,地区用电负荷保持了稳定,售电量有望全年实现突破1400亿千瓦时。”蒙西电网方面表示。
与蒙西电网天然垄断性和依托当地政府优势不同的是,蒙东电网自2009年诞生之日起,售电量下滑和业绩亏损便始终笼罩着该企业的发展。
“今年下半年,蒙东地区的售电量一直在下降,且降幅也在逐步的增加,截至11月,已经到了-2.05的水平。主要体现在第二产业,即工业用电上。其中,高耗能产业主要体现在化学燃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的矿物制品业(煤矿等)、黑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冶炼等4个产业上。”蒙东电网营销部刘科学向记者透漏。
资料显示:截至今年10月末,蒙东地区发电装机2865万千瓦,同比增长9.8%;发电量7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19%;平均设备利用小时2837小时,同比减少69小时。
“从11个月份各主要用户用电情况来看,区域内主要用电企业合计购网电量70.78亿千瓦时,同比减少22.62%,用电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有色金属加工、煤炭开采、化工企业售市场影响,售电量有所增长;主要电解铝加工企业如锦联铝材、霍铝公司购网电量同比减少较多,主要是因为铝价长期低迷,企业生产积极性不高。”刘科学进一步补充。
据悉,蒙东电网供电区域为自治区东部的三市一盟,包括呼伦贝尔市、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供电区域面积4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180万人。由于蒙东电网尚未形成统一电网,上述四个盟市电网仍分别同东北电网相连。
其中,呼伦贝尔地区电网通过500kV海北变#1、#2主变与主网互联;兴安电网通过500kV兴甜双回与主网互联;通辽电网通过500kV科沙双回及220kV宝岭线、城双线、竣梨线与主网互联;赤峰电网通过500kV青燕双回、青北双回与主网互联。
“目前,蒙东电网尚未形成统一电网。按照国家电网‘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期间,在现有电网格局基础上,将‘三华’与东北通过特高压交流联网,将西北与川渝藏通过特高压交流联网,国家电网优化为东部、西部两个同步电网,形成送、受端结构清晰,交、直流协调发展的格局。届时,蒙东地区电网融入东北特高压主网,通过特高压交流通道与三华电网相联。”王晓晖说,“也应看到,随着特高压配套电源的接入及蒙东大型新能源基地的开发,蒙东地区窝电现状并不会产生根本性变化。窝电问题仍将在一定时期内依然存在。”
据王晓晖介绍,此次特高压所惠及的,不仅是国网所管辖的蒙东区域,同样饱受“窝电”烦恼的蒙西供电区域也将“共享”这一成果。
作为国家最早实施西电东送的省级电网,蒙西电网西电东历经二十余年发展已达较大规模,成为京津冀地区主要送电端。
资料显示:“十二五”期间,蒙西电网外送电范围进一步扩大,开辟了向北部蒙古国、向南部陕西榆林地区的送电通道。2015年实现向蒙古国送电10.99亿千瓦时,向陕西送电22.59亿千瓦时,向京津冀地区送电260亿千瓦。
“然而,近3年来,蒙西地区无新增新的电力外送通道。目前蒙西电网的外送通道能力已达到极限,如需提高外送能力,必须配套建设新的外送通道。”蒙西电网在对记者的官方答复中如上表述。
2016年6月,国家能源局下发《电力规划管理办法》的通知,明确要求跨省跨区电网项目应纳入国家电力规划。
根据国家电力《“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年)》,在“筹划外送通道,增强资源配置能力”专栏中明确提出“积极推进蒙西包头、阿拉善、乌兰察布”特高压外送输电工程。
“我公司结合蒙西电网‘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了解决方案:一是利用国网在建和已建成的锡盟至山东特高压交流,锡盟至江苏、上海庙至山东、蒙西至天津南四条特高压通道与蒙西电网联网,送出网内富余火电、清洁能源。二是利用规划新建的蒙西包头、阿拉善、乌兰察布三条特高压外送通道送出网内富余火电、清洁能源。”问及蒙西电网的外送方案,蒙西电网方面透露。
据悉,下一步,蒙西电网将以新建特高压外送通道作为研究论证重点,积极推进蒙西包头、阿拉善、乌兰察布外送通道建设工作。同时,根据国家电力“十三五”发展规划“积极推进蒙西与华北主网异步联网研究”。
“公司正在抓紧研究实施蒙西电网与华北主网异步联网,通过将目前蒙西电网与华北主网的4回500千伏线路两个通道分别通过背靠背隔开,与华北电网异步联网,彻底解决动态稳定问题,内部各断面送电能力不再受动态稳定控制,蒙西电网外送能力仍可以满足400万千瓦,内部断面交换功率可以增加。同时,异步联网的实施也将扫除蒙西电网与特高压通道联网的技术屏障。”蒙西电网方面透漏。
“内蒙电网的割裂是历史遗留问题,没办法解决。但窝电问题是由于电源的建设,审批权的下放,电力外送通道的不协调等原因导致,相关部门应该专门坐下来把这个问题,现实的困难和长远的电力供应结合起来考虑,出台相关方案。”王信茂说,“电力和别的商品不一样。别的商品可以进仓库,今年卖不了明年卖,但电不行。”
『电改契机』
10月28日,内蒙古电改综合试点方案获批,新一轮电改正式启幕。
《方案》指出了目前内蒙亟需通过改革解决的四大问题,明确了近期推进电力体制改革的八项重点任务。
“其中蒙西电网开展了我国第一个省级电网输配电价改革试点,这是我国第一个省级电网输配电价改革试点,也是我国第一个按照‘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原则测算能够直接用于电力市场交易的省级电网独立输配电价。”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向记者分析,“此次输配电价改革降价空间主要用于降低大工业电价,蒙西电网大工业电度电价每千瓦时降低2.65分,降价金额约26亿元。”
据悉,自2015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蒙西电网输配电价改革试点,第一个监管周期(2015年至2017年)输配电价总水平是每千瓦时0.1386元,与蒙西电网2014年购售价相比,每千瓦时降低0.0223元。
此外,在促进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能源消纳方面,《方案》也指出:要充分发挥可再生能源电力边际成本低的优势,超出保障性收购电量范围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应以市场交易方式消纳。参与市场交易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应在运行中优先调度。
“为进一步挖掘市场消纳新能源空间,促进新能源消纳,通过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蒙西电网开展了风电参与长协、挂牌交易和区内绿能替代交易,目前进入市场清洁能源风电场124家,容量1070万。”蒙西电网方面透漏。
与此同时,处在发展初期电力多边交易市场,市场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也逐渐显现。
资料显示:“十二五”期间,蒙西电网交易电量由2011年61.25亿千瓦时,增长到2015年561.92亿千瓦时,增长超出9倍,占全年售电量比例41%,超出蒙西电网区内售电量50%,平均成交价差30.76元/兆瓦时,全年通过电力多边交易市场为用电企业降低用电成本达到17亿元。
“目前,交易中心市场成员已达734户,其中,发电企业165家,用电企业569家。2016年前十一个月已经完成289家市场主体注册工作,其中,用电企业176户,发电企业113家。”
与此同时,备受瞩目的大用户直接交易也在蒙东地区开展的如火如荼。
“蒙东地区从2014年开始大用户直接交易,累计大用户直接交易电量192亿,为用户降低供电成本22.6亿。目前每年开展直供电交易的电量约占整个送电量比例的30%左右,在国网整个系统26个子公司来说,也比较靠前。”蒙东电网电力交易中心刘兴玺向记者介绍。
“蒙东、蒙西试点目标不同,电改具体方案也有所侧重。蒙东地区能源资源优势明显,电力生产成本较低,但电网发展相对滞后,电力成本优势未充分发挥。可依托大用户电力直接交易试点经验,稳步推进。”林伯强分析,“蒙西地区作为我国第一个省级电网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应着重与推进跨省跨区电力交易、推进电力多边交易市场建设,加强与京津冀辅助服务市场建设的协调衔接。”
“作为我国首个电力装机突破1亿千瓦的省区,如何加紧电力输送通道建设、提高受电端的电力比重、消纳区内庞大的电力份额,实现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应是未来内蒙全区发展的重中之重。”林伯强说。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