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技术展望
1、信息安全技术发展
在整个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电力安全防护系统主要有两部分构成:结构安全、物理安全,为了充分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必须充分发挥先进技术的作用,但是也不能彻底依赖于单纯技术的支持,还需要在电力运行管理过程中严格控制安全管理的质量,这就需要将相关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运行安全管理之中,在有效控制电网调度系统和进行油条安全管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整个电网的安全防护技术。在威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因素中,网络信息方面的威胁成为关注的焦点。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和攻击能力也得到快速提升,这对计算机信息安全防护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在不断提高计算机信息安全防护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对整个电力系统的保护,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大力提高可信计算机和安全免疫技术的发展,并且借鉴国际上先进的安全免疫技术。
2、短期电力市场的多级多时段优化技术
在我国电力市场发展过程中,其发展历程十分复杂,在基础进行不断改革和技术不断进步中缓慢前进,时至今日我国的电力市场发展水平依旧处在初级阶段,尤其是在智能电网调度控制方面,虽然相关技术得到一定的应用,但是并没有取得极大的成就,现在的技术并不能满足和支持当前社会电力市场的发展需求,缺乏先进的信息技术模块。为了保证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有效发展,首先必须不断提高省级以上电网调度的控制系统技术,省级以上的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技术是提高整个电网调度控制技术的关键。其中,短期电力市场的多级多时段优化技术的应用水平作为衡量电网控制系统技术实际应用水平的重要技术必须在省级以上电网调度控制系统中进行推广和应用,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益。
3、运行方式自描述及动态解析技术
调度运行与控制技术进行有效指导的重点在于电网的实际调配和运行方式。我国目前电网运行主要是以年度方式运行、月度方式运行、特殊方式运行,这三种运行方式有相似的技术特征,该技术共同点就是它们运行都会根据纸质盖章的运行规则来管理控制,实际操作人员或者技术人员在结合实际需要来合理组织发电调配,在这个过程中,技术指导人员需要指导运行方式自描述和动态解析。但是,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和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约束电力调度的条件变得十分复杂,纸质运行的能力已经无法满足电网调度发展的实际需要,从而引发了电子运行方式的产生和发展。电子运行方式能满足人工阅读和机器阅读,能够有效提高电网动态识别能力和解析运行方式的动态效果,确保电网调度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系统中应用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电力资源的配置效率,保证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居民与企业用电量飞速增长的情况下,为了满足用电需要,在电力调度中必须加大智能化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并且需要不断创新开发新技术和引进先进设备,保证电力系统稳定发展,为居民与企业用电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