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新国标,就是国家拟颁布的两个测试标准:《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一致性测试》和《电动汽车传导充电互操作性测试规范》。
充电桩新国标即将颁布,协议一致性问题能否得到解决,面对充电桩市场的“充电隐患”,新国标如何将其“绳之于法”?本文将通过三个方面深入浅出地阐述新国标之一“协议一致性测试”。
一、为何要颁布新国标
早期,国家出台GBT27930-2015《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规定了充电机与BMS之间的通信协议。但是,由于标准制定过于宽泛,桩企、车企对标准的理解存在误差。如下图所示,BMS向充电机发送“蓄电池异常”的报文,但是充电机依旧向BMS回复“依旧允许充电”的报文。不顾蓄电池异常而继续正常充电,蒙混过关,将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这,就是充电桩市场的“充电隐患”。
国家27930只是充电桩标准,但是没有规定具体的测试内容和测试方法。如何应对“充电隐患”?这便是新国标出台的原因。
国家拟颁布的《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一致性测试》,目的在于根据相关协议标准规定的要求,增加每一个实现的协议标准的可信度,检查每一个实现与协议标准的符合性,消除每一个实现与标准的理解歧义,达到充电“唯一”的目的。
那繁杂的通信协议,新国标如何进行测试呢?
二、新国标测什么
车桩充电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协议一致性测试规定了在四个阶段中分别检测充电机以及BMS的技术规范,分析BMS和充电机是否正常工作。
1、低压辅助上电及充电握手阶段
测试系统分别发送握手报文、辨识报文等,测试充电机是否进行绝缘检测,以及测试充电机和BMS是否都反馈正常握手及辨识报文,并在进行错误报文检验中能准确判断并输出错误报文。
2、充电参数配置阶段
测试系统分别模拟充电机和BMS充电就绪状态,分别测试BMS和充电机是否做出相对应的正常反馈,完成充电参数配置,进入正常充电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