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政府对于试点示范项目的强力推进,是至关重要和不可替代的。
李凤玲(右三)参加能源互联网分论坛圆桌对话,右一为主持人何继江
客观的讲,国家电网经过多年的强势发展,为我国电力能源的可靠供给提供重要保障,也为能源互联网这一新兴业态创造了可靠条件。没有大电网的支持,能源互联网难以独立可持续运行。
但是,我国高电压骨干网坚挺的另一面是相当薄弱的中低压配电网。以电力冗余换来的系统可靠性,又由系统过于“高、大、尚”,我们付出的代价也是相当大的,这一代价转嫁给用户便是居高不下的电价,企业用能负担沉重。而随着能源互联网这一新兴业态的发展,需求侧自给能力及能效的提高,大电网中“大通道,小潮流”的问题会更为突出,消化这一冗余也将是长期的和昂贵的。因此,电网的变革正是这次能源革命的应有之意。
因此,我们在期盼着能源互联网诞生的同时,也期待着传统垄断能源企业,能以国家利益为重,为能源革命助力。
能源互联网固然也期待着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但与能源配售市场化变革相比,其技术进步并非主要障碍。这只要看一看我国光伏产业近十年在市场化条件下取得的技术进步以及因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下降便可知,如果当初光伏产业也被垄断的话,结果一定是另一番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