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大数据、云终端以及“互联网+”,已进入各行各业,改变着人们工作理念、办公方式和管理流程,让人们为其高效快捷的功能赞叹不已。
一直以来,冀北电力检修公司作为保障首都供电安全和冀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先行者,在大物移云的背景下,推动全员创新创造,将自主研发的电力云系统运检平台投入工作现场,在实践中得到了高效应用。
10月17日,冀北电力检修公司的运检人员利用平板电脑和手机客户端,完成了1000千伏廊坊特高压变电站的巡视以及500千伏万全变电站串补缺陷处理工作。这是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跨入运维一体化云检修时代后,作业人员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
攻克运检难题
目前,冀北电力检修公司共计运维超/特高压变压器、断路器、继保测控、风电稳控、串补装置、SVG等各类中英文装备400多种,各类插件、板卡以及金具3200多种。预计到2020年,共计运维1000千伏特高压2座,500千伏常规变电站24座,全球首套投入运行的ABB、NOKIAN等串补控保系统25套,是目前运维经验丰富,电网结构复杂,技术难度较高的综合型复合电网。
当前,国网冀北电力对于部分纯英文装置的核心技术并非全面掌控,对国外厂家技术支持还存在依赖,这需要高昂的人工费用和很长的处理周期,不利于故障的快速恢复,潜在安全隐患大,缺陷管理的难度系数逐渐增高。随着全球能源互联网和京津冀一体化的提出及发展,如何破解运检任务繁重、技术难度高、现场安全压力大以及备件统一管理等难题,成为当前面临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
为适应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国网冀北电力逐步强化“创新强企,创利增效”,管理策略必须紧紧围绕“更集约、更扁平、更专业”为发展方向,致力于解决和提升当前以特高压为先导,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检修质量和水平。
冀北电力检修公司积极响应“互联网+电网运检”构思,重点攻关“大运行”“大检修”体系下装置设备不断增多,产品更新换代加速,缺陷种类层出不穷,备件管理呆滞不前等突出问题,基于云端模式研发了电力综合运检平台。
挖掘创新模式
冀北电力检修公司一线员工,深入总结运检经验,深度挖掘创新模式,通过自主研究和团队协作,在反复摸索和不断实践基础上研发了电力运检综合平台。
该平台由作业指导书、图示原理以及缺陷系统等子分支构成电力大数据,分类分区存储于云端系统形成客户端。运维人员根据平台指导对变电站设备进行巡视,及时利用客户端将故障信息发布到专业班组。相关班组收到缺陷通知之后,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平台调取相关装置的图示原理、典型缺陷进行浏览,对装置发生的故障原因做出预判断。判断故障类型后,可通过扫码或者点选故障设备的方式来提取相关备品备件,平台会根据本次任务提供工作中所需要携带的工器具、安全风险点及应对措施。人员到达现场之后,通过平台提供的方法对故障点进行快速查找,故障点确定后,平台会智能的提供本次消缺工作的标准化作业流程,保障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故障处理后,专业人员将本次缺陷所处理的方式、流程以及备品备件消耗情况更新到云端,保障数据同步,管理者亦可以随时进入平台关注缺陷的最新处理状态。
“平台结合云端大数据,将top-k原理与设备状态评价体系相结合,预测各类设备的故障概率,指导运维人员加大对问题装置、重点设备和关键环节的巡视力度,将各类故障扼杀在萌芽状态,避免事故范围的扩大。”冀北电力检修公司平台研发负责人表示。
现场实践应用
平台于2015年年底初步完成,获国家电网公司首届青年创新大赛铜奖,并被推广使用。
团队结合现场实践不断完善和扩展,研发的平台可有效帮助从业人员快速定位并处理缺陷,提升故障处理效率70%,节约资金成本95%以上,通过指导运行人员加大对问题设备的巡视力度,事故发生率降低65%,累计对各专业员工培训1200余次。仅仅针对华北地区超/特高压的串联补偿装置,避免非计划停电和设备损坏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超过5000万元。
随着数据的广度和技术的深度进一步挖掘,平台功能将结合精益化、标准化进一步拓展,实现变电站设备的全寿命周期管理,对设备健康水平进行评估把脉,结合检修计划,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
综合平台的应用,为高效的运检水平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也为员工的技能培训提供了优质的辅导教材。随着一线员工对核心技术的掌控以及公司对创新力度的支持,本平台将以“更优质、更高效、更安全”为发展方向,满足日益智能化、自动化以及多元化电网的运检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