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为灵活的电力系统
除了电网项目进展缓慢,对于完成第一阶段任务的德国能源市场特别是电力市场,灵活机制的建设也颇为重要。
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不断提高,传统发电站的发电小时数出现了剧烈下降,并且发电端出力波动较大。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德国电力最高负荷82GW,而总装机已经达到了185.5GW。装机总量是稳定负荷的两倍已经成为了德国电力市场的常态。
因而,和周边国家的电力市场连接、发挥欧盟内部电力市场机制作用,为目前供过于求的德国电力找到新的出路。
据Schenuit介绍,目前德国也在尝试跨领域的能源合作,比如电变气、电变热等。此外,可再生能源系统多为分布式系统,这些系统接入对电网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冲击,与此同时,传统电站的发电小时数不断下降,需求侧的响应以及提高传统电站的灵活性,提升不同类型电站在系统服务的价值。
从2015年开始,德国能源署开始重点研究未来分布式系统下的能源服务,这里能源服务主要是调频服务。
在目前德国调频市场中,对于一次(瞬时)调频以及无功调频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对于三次调频则由输电网和发电站之间协商固定价格。因而,在Schenuit看来,一个灵活的电力市场需要更为细致的研究一次(瞬时)调频以及无功调频的技术、市场特点。
“目前,我们电力市场中德日预测比较准确。而对于更为精准的四小时预测,要求调节能力更强。如果精确到一小时,需要调节能力很小。需求确定以后,很多新的调节能力进入市场(传统电厂职能),从而确定价格。”Schenuit说。“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电动汽车的加入并且参与调频以及智能电网数字化的发展即对市场变化精准的预测、调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