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波动特征分析的风电爬坡检测和预测评估方法:基于波动特征分析的爬坡检测算法,基于爬坡事件的极值优化检测算法,爬坡的误差带和相关性评价算法,极值的正确率、漏报率、误报率。
考虑电网调峰能力限值的功率预测评价指标算法:按峰、平、谷不同时段,计算加权平均准确率。
3.3新能源AGC
如何控制:风光火蓄如何协调、三公调度、性能如何评价。
风光火蓄协调实时闭环控制
火电调节优先,风光蓄紧急辅助,新能源接纳最大化,新能源发电进度均衡;
风光火蓄有序协调,保障新能源场站利益,多种分配策略;
首先火电参与ACE调节;其次抽水蓄能参与调节;紧急情况下,新能源参与调整,同时与火电AGC通信;调整结束后,对上次参与调整的新能源进行开放或维持,保证新能源最大化接纳。
断面、场群自动调整:确保断面不越限,自动消除断面越限;保证断面内场站发电利用小时数;保证断面内场站有功出力最大化。
手动控制:实现风电场/光伏电站、场群、区域、断面有功控制指令的计算分配和下发;消息发布;信息上报。
体现三公调度的多种功率分配策略:装机容量比例;发电能力比例;发电进度均衡;并网综合评分:场站信息上传率,设备可用率,数据准确率,AGC可用率、AGC控制性能指标,AVC可用率、AVC控制性能指标,低电压穿越功能得分,功率预测准确率、功率预测上报率。
AGC性能指标
启动响应时间<20s、控制响应时间<120s、控制最大偏差≤装机容量的3%、控制超调量≤装机容量的10%、控制速率限制≥5MW/min、控制性能综合指标Kp≥1、控制速率考核指标K1≥1、控制精度考核指标K2≤1、启动响应时间考核指标K3≤1、控制速率精度考核指标K4≤1、可用率≥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