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工程实践检验结果不能违背——示范工程设计送300万kW,实际上250万kW就不稳定了!实际上并没有达到设计指标,也没有达到满负荷运行的要求;扩建工程加串补并没有说明什么问题,又浪费了40多亿元。
(3)建“三华同步电网”提出了各种站不住脚的理由,现在改变成了华北、华东两个交流特高压同步电网,不知道是否经过了充分论证和评审?怎样论证和评审的!这么大的事情就这样随便地写入规划,是否太轻率了?建议在《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中,不具体列出新增交流特高压输电工程,以免造成既成事实,为科学论证提供一定的操作空间,为科学决策提供可以回旋的余地,可避免造成一错再错的重大失误。
(4)交流特高压是俄、日弃用技术,他们研究多年,花了不少钱,好多年前就搞成了,然后弃用或降压运行了,必有其深刻道理。他们与这个“大金矿”擦肩而过,却被中国人“捡漏”了,这在当今世界传统行业中可能性虽不能说绝对没有,但一定是极其少的!
5.政策制定是否需要进一步完善?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文件,输配电价逐步过渡到按“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原则。
根据文件,以后过网电价可能就是“准许成本×106—108%”。这样一来,电网公司投资越高、越贵收益越多!只要项目得到批准,这些公众是不清楚的!
新常态下过网电价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对一些企业甚至是生死存亡的问题(宁夏高耗能企业用自备电厂的电2角多就可以盈利,如向电网买电每度电0.5元多,就得破产。延长石油集团自发电每度0.3元,不能自己用,必须送到网上,但从网上买下来就得花0.6元多,其实出330KV设备外下面各电压水平上的设备都是油田的!这样的案例很多。)
政府主管部门责任重大,希望政府主管部门严格地把关,需要对电网有效资产进行评估形成节点电价,防止大电网夸大电网资本!政府主管部门要敢于担当,不要让关系国家电力安全的、投资巨大的重大工程被搞成“攻关工程”,更不要让他“改头换面”,“巧立名目”,以什么“重点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的名义,不经过严格评审就列入规划。英国电力市场改革,不同地区电价差高达十几倍的政策值得借鉴,既减少了远距离输电的压力,也减少了远距离输电的安全问题。
6.建议不是“充分论证全国同步电网格局问题”而是立项研究我国电网中长期动态规划问题。
电力系统规划实际上是中长期动态整数规划问题,理论上也并没有完全解决,仅仅拿出一个目标网架实际上很难说明是否合理,不是算几个稳定就行了,因为要考虑如何过渡问题,还要考虑到电网技术的发展,还要创新发展规划理论和理念。
希望十三五规划立项研究我国电网中长期发展的动态规划的理论、方法和方案问题。
还有其他影响电网规划和运行的经典问题,如“负荷黑箱子”问题,也希望下决心解决。
希望能源局征求各方意见之后,要跳出来,站在国家的高度,全局的高度,对国家负责,对用电企业负责,对老百姓负责,敢于担当,敢于创新,制定出高水平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