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015年,中国能建实现整体上市,引起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有没有什么经验和行业同仁分享?
丁焰章:整体上市是中国能建发展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意义深远而重大。在上市过程中,如果说经验,确实有一些可以与大家分享。
一是要及时把握市场和政策契机。中国能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深入考察香港资本市场,从公司发展战略高度着手研究和谋篇布局,向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国证监会提出了首次公开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请示,并得到了核准批复,为公司顺利实施H股上市方案占得先机。
二是做好上市方案的论证。当初选择上市方案时,我们进行了多轮论证。实践证明,H股IPO更有利于公司平稳过渡,也是上市比较快、融资额较多的方案。由于葛洲坝A股公司纳入H股,使我们在获得A股业绩支撑的同时,实现了H股和A股互相补充、国内国际两个资本市场融资平台同时拥有的目标,这也是公司希望达成的最佳目标。
三是把握工作重点,统筹解决难点问题。上市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审计、精算、关联交易、OFAC及寻找投资者等重点难点问题,任何一项问题都有可能影响上市进程,甚至导致上市失败。我们十分重视这些关键问题,加强与主管部门和监管部门的沟通,企业内部密切配合,妥善解决了这些问题,确保发行取得成功。
四是用良好的经营业绩吸引投资者。近几年来,公司在电力设计、咨询及建设领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合同储备及净利润连年大幅增长,国际电力建设市场份额独占鳌头,“一带一路”提早布局,核电设计及建设领域进一步拓展,实实在在的经营业绩加上资本市场追捧的热点概念,成为吸引投资者的重要因素,在公司股票推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记者:从2015年12月10日实现整体上市,几个月下来您认为进入资本市场给中国能建带来了哪些变化?
丁焰章:整体上市以后,给中国能建带来的变化还是相当大的,一是整合产业优势并有效提高了公司管控能力。整体上市后,公司可以充分发挥资源配置功能和产业整合功能,对业务、组织、品牌、文化等方面进行重组与整合,充分发挥各产业的协同效应和规模效应,提高市场的运行效率与运行质量,有效提高了公司管控能力。
二是建立并逐步完善了适应境外上市公司合规运行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体系。公司设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实现董事会科学决策、监事会有力监督、经理层有效实施的治理结构,形成责权一致、分工合作、相互制衡的制度体系。
三是成功对接香港资本市场平台,提升了中国能建在资本市场的影响力。中国能建H股上市,成功实现了中国能建与香港资本市场的平台对接,公司品牌在资本市场的关注度和美誉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是改善公司财务状况,提升了公司发展能力。公司首发上市融资净额达131亿元港币,有效降低了公司资产负债率,改善了资本结构和资金状况,改变了依赖银行贷款的单一融资模式,使公司资产规模、赢利水平、竞争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下一步,中国能建将继续严格遵守上市规则,完善公司治理,持续扩大电力工程建设行业的市场份额,巩固在中国电力工程勘测设计、咨询、建设等领域的领导地位,同时,积极适应电力行业变革,及时把握商机,以更加优良的经营业绩,为广大投资者创造更大的价值,共享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