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甘肃工信委下发通知的原因分析
甘肃成为弃风、气光现象最严重的省份,究其原因:甘肃就地消纳能力有限,同时缺乏外输线路。
甘肃工信委下发《关于下达2016年优先发电计划的通知》,明确2016年甘肃新能源优先发电量100亿千瓦时,最低保障收购年平均小时数风电500小时,光伏400小时。表面看,这明显是甘肃工信委与违背国家政策,但是这也许是甘肃工信委结合甘肃实际情况制定的呢?毕竟当前甘肃省就地消纳能力有限、又缺乏外输线路,如何来保障这500小时甚至是1800小时呢?在风能、光伏资源丰富的甘肃省建设风电基地、光伏基地是当地发展的重要内容,但是消纳问题不能解决又从何谈发展呢?如果当地消纳已经到了极致,但外送能力跟不上仍然会制约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清洁能源的发展,当然也就制约了甘肃整体的发展。
3.甘肃工信委下发通知的真正目的何在
针对此次甘肃工信委违背国家政策,将风电最低保障收购年平均小时数降低至500小时,光伏降低至400小时,业界除了对甘肃工信委的批判指责外,是不是也应该思考一下造成这一问题的深层原因呢?各职能部门是否应该深入调查,解决风电、光伏并网困难的问题呢?是否应该根据风电、光伏基地建设规划,认真建设风电、光伏基地配套送出通道,不断完善网架结构,扩大风能资源、光伏资源的配置范围,提高电网消纳风电、光伏的能力呢?
在甘肃工信委《关于下达2016年优先发电计划的通知》下发14天后,即8月29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支持甘肃省创新能源综合示范区的复函》(国能新能〔2016〕227号),同意甘肃成为第二个全国新能源综合示范区。一是到2020年甘肃新能源装机占电源总装机比例达到50%、新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0%以上;二是通过电力调度运行体系,解决风电和光伏发电的弃风弃光问题;三是建成酒泉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年输送新能源电量占比达到40%以上;四是并坚决遏制新增煤电机组的建设,确保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达到25%以上。
上述政策以及措施的一一落实,将明显改善目前甘肃省弃风、弃光现象严重的问题。也许引起大家关注甘肃目前弃风、弃光严重问题,国家各职能部门从根本上解决甘肃弃风、弃光问题才是甘肃工信委下发《关于下达2016年优先发电计划的通知》的真正目的吧!
甘肃工信委下发通知真的打脸的吗?多位行业内专家表示,甘肃工信委发布该通知也是无奈之举。表面看是打了脸,但是如果辩证看待这一问题,也许他们没有打任何人的脸,他们只是希望大家关注甘肃目前弃风、弃光严重问题,同时采取措施解决这一问题;也许他们是宁愿让自己背负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以及政策的名号、承受外界对他们的不理解,通过牺牲自己来引起大家对甘肃目前状况的关注,也许这真的是他们为了解决甘肃弃风、弃光这一严重现象的无奈之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