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当超高清遇见H.265 鱼与熊掌可以兼得(2)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姚静  2016/8/12 14:25:24  我要投稿  

H.265,下一代主流编码

那么,从技术原理上来看,H.265相比较H.264到底有哪些技术上的优势,使其成为超高清时代的主流编码方式呢?

H.264中每个宏块(marcoblock,MB)大小都是固定的16x16像素。然而,在更高分辨率下,单个宏块所表示的图像内容信息大大减少,H.264所采用的宏块经过整数变换后,低频系数相似程度也大大提高,出现大量冗余,导致H.264编码对高清视频的压缩效率明显降低;其次,H.264算法宏块个数的爆发式增长,会导致每个编码宏块的预测模式、运动矢量、参考帧索引和量化级等宏块级参数信息占用更多码流资源,在有限带宽中,分配给真正描述图像内容的残差系数信息的可用带宽明显减少了;再有,由于分辨率的提高,表示同一个运动的运动矢量幅值也将大大增加,H.264编码方式的特点是数值越大使用的比特数越多,因此,随着运动矢量幅值的大幅增加,H.264中用来对运动矢量进行预测以及编码的压缩率也将逐渐降低。

相比H.264,H.265提供了更多不同的工具来降低码率。H.265的编码单位可以选择从最小的8x8到最大的64x64。信息量不多的区域(颜色变化不明显,比如天空的灰色部分)划分的宏块较大,编码后的码字较少,而细节多的地方(细节变化较多,比如大楼部分)划分的宏块就相应的小和多一些,编码后的码字较多,这样就相当于对图像进行了有重点的编码,从而降低了整体的码率,编码效率就相应提高了。这个过程有点像“感兴趣区域编码”,针对重要的更多关键细节的部分进行增强划块,无更多关键细节的部分进行简单划块,但是这个过程在H.265上可以自适应识别实现。

图4 H.264编码分开示意图                                 图5 H.265编码分开示意图

总结发现,H.265和H.264主要的技术区别如下:

可以看到,H.265相比H.264最主要的改变是采用了块的四叉树划分结构,采用了从64x64~8x8像素的自适应块划分,并基于这种块划分结构采用一系列自适应的预测和变换等编码技术。除此之外,还引入了全新的SAO(SampleAdaptiveOffset)技术,SAO是一种参考帧补偿技术,从而提高帧间预测的准确度。同时,在并行实现方面,H.265也采用了WPP(WavefrontParallelProcessing)和Tile技术,能够充分发挥当前主流处理器的多核并行能力。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但有效地提高压缩性能,也为各种处理器平台的有效实现扩展了空间。

H.265,配套产品需齐全

从表面上看,H.265确实解决了超高清产品的存储和带宽的成本问题,但要想真正将这套系统应用起来,各厂家就必须要给用户提供一站式的超高清&H.265产品解决方案。即从最前端的支持H.265编码的超高清摄像机,到可以存储H.265编码的NVR/CVR,能够解码H.265的解码器/视频综合平台,以及能够接入H.265视频流的中心平台软件。只有这样,超高清和H.265才能真正结合,真正得到项目的实际应用。

结语

高清,我所欲也,低成本,亦我所欲也,当超高清遇见H.265,鱼与熊掌可以兼得。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H.265必然会成为超高清时代的主流编码方式。

分享到: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