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本文介绍了各种能够延缓一次网络设备投资的智能配电网规划技术,包括动态调整分布式电源接入容量、动态削减DG发电出力、动态评估需求侧响应容量价值、基于高级量测(AMI)的规划技术以及配电网络与通信网络协同仿真的技术等;通过采用这些运行手段,可以在无需进行大规模电网投资的条件下增加网络对高占比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同时保证网络的安全性。
未来智能配电网规划的发展应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①构建合理的、具有足够精度的发电/用电模型,模型中必须考虑与规划相关的运行因素以及不确定因素;②确定实施智能电网规划方案的成本和收益;③在规划中结合电力市场,使得目标各异的参与方利益最大化。本文主要针对第②个方面给出了几个实际投资策略案例。
由于不确定因素和风险的增加,在智能电网规划中采用传统的串行潮流计算已无法准确评估电网的临界条件,而必须采用基于AMI测量值的时间序列方法,这意味着研发新型配电网规划与仿真工具迫在眉睫,本文列举了CIRED2015-S5中提到的一些仿真平台和思路,但具体的负荷与网络建模方法、规划方法、评估方法等将是本系列文章之四所重点讨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