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经济增速放缓、传统产能过剩、环保压力增大,新的发展环境需要发电企业迅速适应。在目前越发严峻的竞争中,除合理规划旗下电源资产结构之外,对于现金流管理以及债务融资结构的调整优化正成为电企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以五大发电为代表,电企近年来采取发行融资券等方式补充资金、偿还债务,减轻企业财务负担。
今年3月,华能集团发行了一期40亿元超短期融资券和一期40亿元短期融资券,并分别于一月、三月、四月发行了三期共计100亿元中期票据。顾名思义,这三种债务融资产品主要区别在于发行期限:超短期融资券在270天以内,短期融资券不超过一年,中期票据以五年为主,一般不超过十年。这些融资渠道相比银行贷款更为灵活,可以提高公司直接融资比例,优化公司融资结构。
信息显示,2015年9月末,华能旗下发电设备容量已达15556万千瓦,随着公司发电设备容量不断增加,营运资金需求也在相应增长,需要通过融资手段进行补充。债务方面,截至2015年9月末,华能公司本部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其他流动负债以及长期借款等分别为16.90亿元、51.31亿元、160亿元和181.88亿元。根据募集说明书,华能集团今年发行的这些融资产品,将有10%用于补充公司本部的营运资金,剩余90%将被用于偿还公司本部的银行借款。
与华能类似,国电集团今年以来共发行四期共计190亿元超短期融资券,一期75亿元短期融资券和一期50亿元中期票据,运用多种融资产品改善公司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
华电集团今年也已发行九期超短期融资券,共计195亿元,用于归还公司本部及下属公司银行贷款资金。华电今年发行超短融次数目前为五大发电最多,全部用于归还到期银行贷款表明公司目前存在较大的债务压力。募集说明书中透露,华电集团近三年来,资产负债率维持在80%左右,2013、2014、2015年末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0.59%、77.16%和72.95%。华电方面称,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为满足经济增长对电力的需求以及改善公司目前火电机组占比较大的现状。
有专家指出,较高的资产负债率是以五大电力为代表的传统电力企业、能源企业的通病。电力项目、能源项目投资大,回报周期较长。加上银行对于央企贷款的偏好,高资产负债率对银行贷款给央企的积极性并不造成明显的影响。但银行贷款的方式获得的资金成本较高,灵活性也较差。较高的资产负债率,要求企业改革自身融资结构,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
大唐集团今年已发行六期共计265亿超短期融资券。根据大唐的预测,2016年公司至少需要流动资金300余亿元。扣除自有资金和增加银行贷款外,大唐尚存在流动资金缺口200余亿元。根据募集说明书,募集资金中40%用于归还公司本部银行贷款外,剩余60%将用于补充公司本部营运资金。
虽然现阶段电力装机总体已经供大于求,华能、华电等装机容量已达1.5亿千瓦,但由于各地区规划和区域差异等因素,几大发电集团旗下机组容量仍在不断提高,对于营运资金的需求也都在不断增加。
去年完成重组的国电投,旗下大量新能源及核电资产使其在五大发电中较为特殊。今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公布的“十三五”纲要中提出,“以沿海核电带为重点,安全建设自主核电示范工程和项目。”核电行业人士称,在进一步突出技术安全性的情况下,我国核电在区域布局、地址选择上可能更趋谨慎,“十三五”规划目标和发展节奏可能适度调整,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受到国家政策导向调整的较大影响。据统计,国电投今年已发行七期共计323亿元超短期融资券,为五大发电今年上半年发行融资券总量之首。与华电类似的是,这些资金全部用于偿还贷款,其中57亿元用于偿还中电投宁夏青铜峡能源铝业及其他下属公司的贷款,剩余金额将用于偿还国家电投公司本部贷款。
2010年,煤炭价格的提高使几大电企现金流很难完全覆盖债务,近年煤炭价格走低很大程度上释放了电企在债务方面的压力,但以往融资形式单一,高度依赖银行贷款的问题也已暴露无遗。优化融资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例,逐步摆脱主要依靠银行融资的局面,从而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灵活性,已成为电力行业内的共识。
此外,各集团旗下主要上市公司今年也根据自身情况发行了超短期融资券,其具体资金使用情况与集团层面也不尽相同。作为华能集团常规能源业务最终整合的唯一平台,华能国际集中了集团公司旗下大量优质资产,其持续稳定发展得到集团公司大力支持。统计显示,华能国际今年已发行了六期共计160亿元超短期融资券,全部用于补充华能国际本部营运资金;国电电力与之类似,今年已发行三期共计100亿元超短融,全部用于补充公司本部及下属公司流动资金;华电国际今年发行的5期160亿元超短融中,101亿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剩余59亿元补充流动资金;大唐国际今年已发行的四期共计130亿元超短期融资券,则全部用于偿还银行借款,以降低其财务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