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了解到,国内新能源补贴政策的显著特点是中央政府补贴加地方政府配套补贴,该举措有力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但也催生了地方政府“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理。
“本地企业是地方纳税及GDP创收的主体,出于税收与业绩考核的压力,地方政府确实有动力将优惠政策向本地企业倾斜。”朱映迪表示,应积极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赋予地方企业较为平衡的财权与事权,基本原则是税收取之于车,用之于车,使用环节的税应高于生产环节。
有业内观察者认为,地方政府应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谋求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在政策制定上,要做好顶层设计,不应太过纠结于政策细节,该由市场决定的交由市场决定。
据了解,目前国家补贴与地方补贴均是发力车辆购置环节,而车辆使用环节,如充电设施建设却严重滞后。有业内人士称,地方补贴和国家补贴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国家补贴发力车辆购置,而地方补贴发力使用环节,出台更多非货币性支持政策,在车牌、充电服务环节给予更多支持。
逐步取消补贴促其健康发展
其实,任何一个依靠国家补贴而发展的产业,必定是不可持续的,同时也是畸形的。新能源汽车尽快取消补贴,已是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随着一些新能源汽车补贴“骗补”事件逐渐浮出水面后,我国将对新能源汽车逐步取消补贴。
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表示,2017年—2018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将在2016年的基础上下调20%,2019年—2020年下降40%,2020年以后补贴政策退出。
朱映迪认为,取消补贴并非是让政府对新能源汽车弃之不顾,而是通过更多非货币性的优惠政策鼓励优质企业技术创新,通过提高技术标准以推广优质产品,还原市场优胜劣汰的功能。
据悉,今年2月份,发改委、能源局、工信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将发展储能和电动汽车应用新模式列为10大重点任务,届时能源互联网与电动汽车的融合将破除新能源汽车推广、充电难、充电慢等问题,为产业发展带来新气象。
朱映迪说,政策的出台将刺激新能源汽车进一步走上健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