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但有观点认为,“无现货,不市场”。
黄少中:从电力市场发展进程来看,现货市场是现代电力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准确发现电力价格的必要手段,是实现电力电量实时平衡的最优方式,是成熟电力市场发展到高级阶段的重要标志。但建立现货市场需要具备一定条件,例如,市场主体对于规则的适应程度、技术实施系统的完备和政府的支持。
但实际上,在西北地区推行标准的现货市场,目前条件还不具备,难度太大。所以我们选择了渐进式的方式,即初期主要推动市场化的跨省跨区交易和省内中长期交易,通过中长期交易培育、发展市场,促进市场机制不断完善。
我们也高度重视现货市场建设,目前国家已将南网和京津冀地区作为现货市场建设试点区。从国家能源局的决定来讲,现货市场要求较高,不可能在六个区域市场同时推进。既然已经定了试点,那么我们就应该观察试点、学习试点、跟踪试点。只要试点成功了、西北地区条件成熟了,我们一定会推动区域现货市场的建设。目前制定的中长期交易为主的方案,是务实之选。
记者:“坚持区域电力市场和各省区电力市场并重”具体是指?
黄少中:省级电力市场具有推进改革的内生动力强劲、各参与主体容易形成共识、各方面工作易于协调推进等优势,而区域电力市场则有利于更大范围优化配置资源、促进新能源电量消纳、提高效率促进节能减排、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解决市场力问题。
经过综合考虑,我们认为区域电力市场适合西北实际、利于解决突出问题、利于行业科学发展,能够有效实现区域内资源优化配置,是推进西北电力市场建设的最佳方案。同时,各省区电力市场是构成西北电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长期电力交易中可不分先后、协调推进,在着力推进区域电力市场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省区电力市场建设,是当前推进西北电力市场建设的现实选择。
两阶段推进
记者:西北区域电力市场建设有何具体工作计划?
黄少中: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即近期工作和中长期工作。近期工作重点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首先,深入推进市场化跨省跨区电能交易。与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实现合理对接,在区域交易平台上基于实际需求开展季度、月度等交易,交易价格和电量均通过市场协商、挂牌等方式形成;重点做好青海跨省市场化交易,实现电力余缺互济。
其次,积极深化新能源跨省区交易。利用罗灵、宝德等通道的闲置输电能力与区外购电主体开展市场交易,促进西北电力特别是新能源电力外送。探索新能源和区域外抽蓄电站联合优化机制,利用抽水蓄能储存弃风弃光电量,在促进新能源上网的同时增加系统调峰能力。
再次,进一步促进日前和实时交易市场化。修改完善《西北电网短期电能交易实施细则》,实现发电企业等市场主体直接参与日前和实时交易,然后进一步缩短交易周期,由年度逐步过渡到季度、月度甚至日前,更好地发现价格信号,引导交易逐步向现货市场发展,同时积极研究现货交易机制,关注国内现货试点进展情况,为日后开展试点做好充分准备。
最后,继续推进区域辅助服务市场化建设。力争在两年内建立区域电力调峰服务市场机制,通过辅助服务补偿的市场机制挖掘系统调峰潜力。调峰服务市场运行平稳后,根据需要逐步推进调频、备用等辅助服务市场,并在备用交易的基础上开展容量市场研究,探索通过报价出清形成容量电价的市场机制。
记者:中长期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黄少中:预计经过3至5年,待市场主体的竞争意识较为完善,跨省跨区交易机制对于优化配置资源、新能源消纳等作用初步显现,日前和实时市场参与主体多样,辅助服务市场初步形成后,重点推进组建西北区域电力交易中心、建立电力现货市场和容量市场等工作。例如,在现货市场方面,我们将在前期研究并借鉴国内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在“十三五”后期研究形成西北区域现货市场方案,积极开展西北区域现货市场试点,适时启动日前、日内和实时电能量交易。
总体来讲,通过两个阶段工作,西北将形成以中长期交易为主、现货交易为补充的电力电量平衡机制,容量、电量、辅助服务等各类市场机制较为全面,电力期货、金融和衍生品交易提供避险手段,各类市场主体全面进入市场,电力资源通过市场机制在区域范围内进行灵活、合理的配置,服务于五省区能源和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