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网改造新升级
政企联手共推项目建设落地
如果说,围绕主网的一系列大项目建设,破解的是“结构性缺电”的“骨干”问题,那么,“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农网工程,则关乎到电力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根据今年4月惠州市人民政府印发的《惠州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2016-2018年)及五个行动计划的通知》,其中,对于“补短板”方面提出,要全面提升农村配电网供电能力,加强贫困地区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保障农村地区分布式电源,特别是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的接入和消纳,有效解决农村配电网电压不达标问题。
“今年工作的一项‘重头戏’,就是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我们计划投入4.2亿元,在惠州全市选定181个中心村,纳入首批农网改造对象。”惠州供电局计划发展部配网规划负责人阳绍峰说,计划到2017年,建成安全可靠、结构合理、适度超前的农村配电网。
根据计划,纳入“改造升级”的181个惠州中心村,要在2017年前实现智能电表及低压集抄覆盖率100%,同时,在2020年前实现动力电入村、户均配变容量不低于2千伏安、可再生能源发电无障碍并网,全面解决农网低电压、卡脖子问题。
换言之,惠州农村地区通过此番技术升级、设备“换装”,一个最明显的变化,将有望告别“人工抄录电表”。
有规划、有“蓝图”,是不是直接动手让项目上马,就能把用电短板问题都解决了?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问题又再度回到了前述“受阻挠”的问题上。
“我们有部分工程立项7年多了,因场址用地无法落实,至今仍未完工投产。”惠州供电局基建部项目负责人陈伟军介绍,让供电设施早日完工,只靠供电企业的努力是不够的,希望社会各界都能理解和支持电力设施建设,共同保障惠州的电力供应。
难题待解,惠州供电部门也在不断寻求科学、合理的解决之道,记者了解到,“政企联手”成为推动电力项目落地的重要推手。
日前,惠州市委、市政府计划出台《惠州市区电力专项规划》,成立电网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建立电网建设工作推进机制,将电网建设工程纳入城市建设重点工程管理和督办。
惠州目标
目标一、解决农村配电网“卡脖子”、“低电压”问题
对策
开辟“低电压”治理绿色通道,对低电压问题建立档案并实行销号管理,2017年前淘汰S9(1997年前投运)及以下型号高损耗变压器。
2016-2018年,全市农村电网建设改造投资12.4亿元,有效解决农村配电网电压不达标问题。到2018年底,农村地区户均配变容量达到2.03千伏安/户,农村地区用户电压合格率提高到98.3%以上。
目标二、农村电网“改造升级”
对策
计划投入4.2亿元,全市选定181个中心村,纳入首批农网改造对象,在2017年前实现智能电表及低压集抄覆盖率100%,同时,在2020年前实现动力电入村、可再生能源发电无障碍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