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涉足投资 行业市场向好
中国核建(601611)IPO申请近日获核准通过。中国核建完成上市后,在A股市场将形成核电建设、核电运营、核电燃料及配件的全产业链。
中国核建本次拟发行不超过5.25亿股,募集资金27亿元。募资金将主要用于核电项目建设,包括核电工程建造筹建项目、购置核电建造施工设备项目、核电工程与核工程技术研究项目等。目前,公司承建了浙江秦山核电站、广东大亚湾核电站等国内全部15个已建核电站,正在承担国内11个核电站共24台机组的核岛及部分常规岛建设任务。根据招股书,公司具备同时承担40台核电机组的核岛工程建造能力,并力争承担国内全部核电机组的核岛工程。
除中国核建外,越来越多的企业正悄然涉足核电建设领域。
统计显示,目前国内经国家核安全局审查办理,获得民用核承压设备安装资格许可证的企业至少有12家,另有一些省级电力工程公司也在申请该许可证。根据相关规划,到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要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完成上述目标需开建一批沿海新的核电项目。
“走出去”势不可挡 核电开启出海模式
核电作为中国高端装备中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领域,成为中国制造业再出口的代表之一,将复制高铁出海模式,获得强力推销。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早已是李克强总理推销单上的主打产品之一。无论是在达沃斯论坛,还是到各国访问,中国核电俨然成了中国的外交名片。
近两年我国在海外已签订2600亿元核电订单,国内外核电新增装机将带来2020年前3200亿元的核电装备总需求。同时,随着核电“一路一带”出口海外的持续推进和内陆核电解冻的落实,预计未来五年我国核电设备需求在年均600亿元。
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十三五”期间,核电建设总投资应接近5000亿元。其中,在核电运行产生的乏燃料处理环节,以每吨处理成本167万元计算,将催生出100亿元的市场空间,未来核电市场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