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充电设施中直流充电桩更受欢迎
根据国家发布的发展指南,在北京、上海等12个地区加快发展电动汽车,预计到2020年,推广电动汽车规模将达到266万辆。
到2020年,北京将成为全国电动汽车以及充电设施最密集的地区。
该市专项规划显示,社会公用领域,将形成平均服务半径小于5千米的充电网络。城市核心区、通州新城、亦庄、延庆冬奥区域等重点区域充电服务半径小于0.9千米。
作为与城市核心区同等建设标准的亦庄地区,因其地处京郊,停车位资源相对充足,近年来充电设施建设推进较快,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近日,记者在北京亦庄区域实地调查了公共充电桩的开放和运行情况。
亦庄核心区当前已有十余处公共充电设施,其中绝大部分已经投入运营。记者统计所见充电桩中,直流充电桩有74个,交流充电桩102个。大多数停车场是按照1:2的比例建设直流充电桩和交流充电桩的。根据发展规划,到2020年,亦庄地区将建成超过1000个充电桩。
记者看到,该地区充电设施已经有一定的使用率,且直流充电桩使用率远远高于交流充电桩。这表明,充电效率较高的直流桩更受市场青睐。
目前在国家以及地方建设规划中,并未明确直流和交流充电桩的建设比例。由于直流桩建设成本远远高于交流桩,此前建成的公共充电设施中,交流桩占很高比重。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月底,公共充电设施领域已建成交流充电桩3.8万个,直流充电桩1.2万个。
但从市场反应来看,交流充电桩因为充电效率太低饱受诟病。在亦庄区域较新建公共充电设施中,直流充电桩数量要多于交流,这或许也反映了未来发展方向。
在一处建有充电设施的停车场,车主熊先生正在用直流充电桩给爱车充电。他告诉记者,自己的车续航能力是150千米,平均每天要跑200千米左右,基本一天一充。用直流充电只需1个多小时,而用交流充电则需要5~6个小时,因此一般不用交流充电。
“因为没有自家的充电桩,在停车场充电费用较贵,每天充电费用约50元,比烧油还贵些。私人充电桩可以享受0.5元/千瓦时的电价,仅相当于在外边充电的1/4。但是现在小区里的充电桩非常少,必须得有固定停车位,这是一个大问题。”熊先生向记者表示。
在各地公共充电设施规划中,0.9千米的充电服务半径是很多城市对于核心区公共充电桩建设密度的要求,且充电桩与电动汽车的比例要高于1:7。商场、超市等大型公共建筑配建的停车场、社会公共停车场建设充电设施的比例将不低于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