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产业将有大概率的爆发和增长机会
目前储能行业正处于从小范围试点向大规模应用过渡的初始阶段,类似光伏行业2004年—2008年的第一轮爆发期。国内储能政策预期、全球范围内的各类型储能项目加速启动、行业巨头陆续加大投资布局等事件,都将对中国储能产业的发展形成持续不断的催化。

针对未来储能市场的发展规模,多家知名研究机构发布了研究报告,对未来储能市场纷纷做出了积极乐观的预测。借助国家能源互联网政策及“一带一路”政策的大力推动,中国储能产业未来将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中国制造的又一波新浪潮。在迫切的终端实际应用需求、随成本下降逐渐体现的经济性、强力政策支持三大驱动力下,储能产业将有大概率的爆发式增长机会。
对化学电池储能市场而言,伴随示范与应用,市场规模正在起步。无论锂电企业还是液流电池企业,各生产商都属于新进入者,均没占据有绝对优势的市场份额。即使是较早介入的铅酸蓄电池企业,尽管拥有成熟的产业技术体系,但由于其介入储能电池市场的时间较晚,使整个市场呈现较为分散的状态。
目前国内电力储能市场客户主要集中于发电组件厂家、系统集成商或者发电集团及政府工程。由于购买方议价能力较强,它们对储能市场的影响力十分巨大,市场新进者应当重视区域市场选择和战略合作关系的建设,如与太阳能、风能系统集成商保持密切联系;与各大电力公司、大型新能源发电站,以及相关地区政府职能部门保持密切联系,不断改善与政府、系统集成商的战略合作关系。掌握核心技术和提前布局全产业链的厂商有望于储能大规模产业化之际掘得第一桶金。
电力储能市场主要风险:
1)产品同质化;
2)未来技术方向具有不确定性;
3)地方保护较为严重;
4)政策,尤其是经济政策对储能技术路线的选择与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