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煤炭类项目主要包括与煤层气储运、利用有关的项目。
记者对两批PPP项目库梳理发现,现有项目涵盖了生物质发电、水电、可再生能源发电、供电设施、供热及热电联产、油气管网、涉煤产业、充电设施等。储能、智能电网、核电设备研制和服务这三个领域还是空白。
细化来看,供热及热电联产、生物质发电、油气管网一直是能源类PPP项目库的主力,数量占到九成以上。
在占比最高的供热及热电联产领域,已经有很多成功运行的案例。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典型案例中,甘肃酒泉市城区热电联产项目的经验值得借鉴。该项目实施于2009年,由国电电力酒泉热力有限公司作为社会资本方运营,总投资4.4亿元。其中酒泉市政府筹资2.5亿元,国电电力投资1.9亿元。2012年度的项目启动资金由酒泉市担保,企业通过银行分期分批贷款解决。项目采用BOT方式,即投资建设-运营-移交。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有效解决了双方资金链问题,并充分利用金融贷款资源,获得双赢。
推进能源价格改革 鼓励财政补贴倾斜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具有很大的投资价值,而此类项目以往是国有资本的领地,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存在诸多屏障。”中央财经大学气候与能源金融研究中心高级政策分析师徐楠向记者表示,从能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PPP项目将在更广泛领域得到应用。未来城市化进程中,至少需要50万亿元绿色基础设施投资。利用好PPP这个渠道,很可能催生出新的绿色投融资市场。
为加快能源PPP项目的推进节奏,国家能源局将建立审批绿色通道,尽量缩短办理时限。涉及规划、国土、环保等审批事项的,将积极推动相关部门建立PPP项目联审机制。
同时,《通知》明确积极推进能源价格改革,到2017年,基本放开竞争性领域和环节价格。尽快全面理顺天然气价格,加快放开天然气气源和销售价格,有序放开上网电价和公益性以外的销售电价,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为社会资本投资能源领域创造条件。
在PPP项目探索灵活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方面,浙江桐庐50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项目值得关注。该项目由杭州浙大桑尼能源科技公司作为社会资本方投资建设,目前已基本完成预期装机规模。项目负责人祝东敏告诉记者,分布式光伏组件直接替代工业企业屋顶彩钢板,70%的电力由企业自用,价格相当于工业用电的9折,对于工业耗能大户来说很有吸引力。另外,在节假日企业停工期间,所发电力由电网公司收购,享受国家以及浙江省的光伏上网补贴。
在国家能源局此次下发的《通知》中,可再生能源发电、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及供热、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等PPP项目,符合财政投资补贴条件的,明确鼓励财政补贴予以倾斜。同时加强金融合作,各级能源主管部门将积极帮助项目承担单位与各级融资基金进行对接,提高项目融资的可获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