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拉动投资2万亿
相对于能源互联网这个宏大的蓝图,各国对于电网互联互通将带动的项目更感兴趣。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办公室副主任陈葛松称,在智能电网、特高压电网和清洁能源等能源互联网领域,一年就带动电网投资1万亿元,同时带动电源投资1万亿,2万亿投资能拉动GDP增长1.5%左右。
3月30日,记者从2016年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上获悉,在俄罗斯与中国的能源互联通道方面,未来将重点建设西西伯利亚通道、东西伯利亚通道、远东通道等大型能源通道。
俄罗斯电网公司副总经理罗曼˙别尔德尼科夫透露,俄罗斯正在全面推进与中国、韩国、朝鲜、日本和蒙古国的电网互联工作,这将有力降低终端能源价格、推动跨国跨区电力互济、提高系统运行可靠性与智能化水平、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环境等效益。
“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就是实现互联互通一体化。各国应开展双边框架下的电网互联互通项目,通过这些项目,将构建相互协同的能源发展战略,形成相互协调的能源网结构,以此为基础可以实现全球能源互联。”罗曼˙别尔德尼科夫说。
埃塞俄比亚水、灌溉及电力部部长莫图马˙梅加萨也表示该国将积极参与能源互联网。莫图马˙梅加萨认为,东非地区具有实施全球能源互联网首批项目的条件,埃塞俄比亚尼罗河上游具有丰富的水资源,被称为“非洲水塔”。根据埃塞俄比亚发电计划,到2020年,整个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700万千瓦,这意味着巨大的外输潜力。
“全球能源互联网一头连着全球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生产基地,另一头连接着全球各大负荷中心,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将发展中国家丰富的 资源优势 转变为经济优势,将会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不竭的动力。”莫图马˙梅加萨表示。
而日本软银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可再生能源协会创始人兼会长孙正义则称,中方、俄方、韩方、日方的代表共同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这四个国家占到了整个亚洲电力需求的78%,这次合作将致力于把有很大能源需求的四个国家和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蒙古的电网互联。全球能源互联网是愿景,但是在亚洲的第一个执行项目就是实现东北亚电力联网。
“在接下来一年当中,我们会研究成本、资本、投资的需求,运营成本、资本成本、建设周期,打造这样一个互联的电网需要多少投入,有关国家的政府需要签署什么样的协议,需要其他部门给予什么样的支持,从技术上来说是可行的,从成本上来说我认为也是可行的。”孙正义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