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山东省委关于“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建议,“十三五”期间,全省年均经济增速为7.5%左右,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由“山东制造”向“山东创造”的战略性转变。发展特高压电网,对拉动内需和经济增长、带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带动就业,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投资估算,当前已全面开工的十二条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输电通道总投资将达到约2000亿元,增加输变电装备制造业产值900亿元,直接带动电源投资约5000亿元。每年拉动GDP增长640亿元,增加税收120亿元,增加就业岗位14万个。而在十二条重点输电通道中,涉及山东的就有“两交三直”5项工程,落点山东的有“两交一直”3项工程,山东在国家这次批复中所占规模最大、投资最多,成为这一轮“西电东送”受益最多的省份。
除了直接的拉动效应,借助电力市场交易平台,跨区输电还将为山东送来更多省外来电,间接推动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就在前不久,银东直流跨区直接交易工作圆满完成,共达成电量交易90亿千瓦时,用户平均降价6.5分/千瓦时,为省内企业节省了大量电费资金,特别是对于当前经营压力较大的传统产业来说,无异于是雪中送炭。按照规划,到2020年,山东电网将通过10个交、直流输电通道与国内6省互联,接受外电能力达到3650万千瓦,是2015年的5倍,远景年可通过建设与蒙古、俄罗斯等国互联互通输电线路,将国外的清洁能源输送至山东。跨区输电容量的大幅提升,必将让更多的省内用电企业将享受到能源互联互通带来的发展“红利”。
记者:在本次两会上,您对加快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有什么具体建议?
孙继业:今年两会,我提交了《关于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实现能源和环境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的建议》,全面阐述了全球能源互联网对能源变革、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意义、作用和路径,呼吁将其纳入我国“十三五”发展规划,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意志和国家战略。
具体来说,我建议将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所涉及的国内特高压电网规划项目纳入国家能源规划、电力发展规划等国家规划,强化统一规划执行,加快推进中国能源互联网建设,尽快形成我国特高压电网骨干网架,实现环境和资源优化配置。
同时,建议充分考虑山东能源供应紧张及环境空间有限的实际情况,尽快核准济南—枣庄—临沂—潍坊、晋东南—东明—枣庄、锡盟—张北—东明—赣州、天津南—潍坊特高压交流工程,扎鲁特—青州特高压直流工程,构建坚强的山东特高压受端电网,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水平,充分发挥特高压送电能力,提升山东电网接受区外电力及内部电力交换能力,缓解山东电力供需矛盾和节能减排压力。同时,推动中国能源互联网建设和清洁能源消纳。
(孙继业,山东诸城人,现任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政协副主席、民革山东省委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