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两会的若干看点
1、“十三五”能源规划&专项规划:怎样实现能源转型?
今年年初,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表示,能源十三五规划已经进入冲刺阶段。努尔˙白克力表示,近两年能源发展出现新特征,主要表现在消费增长减速换挡、结构优化步伐加快、发展动力开始转换三个方面。未来能源消费增长速度怎么确定,能源结构怎么调整,发展动力怎么培育和转换,需要集中各方智慧和力量,深入研究论证。要把握好时间进度和质量,力争早日形成规划送审稿,并做好省级能源规划审批工作。
2、电力改革:如何深化?
2015年电力改革进展加速,从9号文、六大配套文件正式发布,到100多家售电公司成立,两大国家级电力交易中心建立,此次电力体制改革的大致轮廓初显,接下来越来越多的细节问题也将逐一解决。据了解,《电力市场运营基本规则》《电力市场监管办法》《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公开征求意见已完成,《售电公司准入与退出管理办法》、《有序放开配电业务管理办法》等多个配套细则正在拟定中。
3、央企混改:标准和底线是什么?
继去年9月中央发布《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去年底三部委联合出台《关于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的指导意见》后,今年2月,国资委公布了关于国企“十项改革试点”的落实计划。国资委透露,目前试点遴选工作仍在进行,今年上半年将确定首批试点企业,下半年则正式启动试点。关于混改,控制权或话语权的争论一直热度不减,混改企业中推广员工持股方案也备受关注,像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能源大企业,如何把标准和底线定义明确,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4、绿色金融:战略路线图会出现吗?
在今年的G20会议上,作为主席国,中国中国把绿色金融作为一项重要议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曾表示,中国绿色金融产业正面临5大挑战:中国拥有巨大的绿色融资需求;中国绿色金融供给存在着严重不足;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缺乏综合法律保障体系;缺乏推进绿色金融发展国家层面协调机制;没有一个中国绿色金融改革和发展的清晰战略路线图。也就是说,大家都看到了绿色金融的巨大潜力,但无论是法律上、还是经济上都还没有章法可循。
5、核电:如何实现规模化发展?
2015年堪称中国的核电年:核准、开工和商运机组达四年内峰值;中电投&国核技成功重组,成立国电投集团;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成功迈出国门。与此同时,《原子能法》、《核安全法》依旧处于进行时,核能立法缺失与中国核大国地位的不相称愈加显眼。此外,核电重启后,如何利用多元资金实现规模化发展,将原本市场化程度极低的核电企业推进市场,使其在管理经营、融资和国际并购方面的能力不断提升,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