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能源开发 将更加火热
在业界看来,《指导意见》中的一些内容,如今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
例如,在“推动可再生能源生产智能化”项下,《指导意见》鼓励建设智能风电场、智能光伏电站等设施及基于互联网的智慧运行云平台,实现可再生能源的智能化生产。鼓励用户侧建设冷热电三联供、热泵、工业余热余压利用等综合能源利用基础设施,推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与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协同发展,提高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水平。促进可再生能源与化石能源协同生产,推动对散烧煤等低效化石能源的清洁替代。建设可再生能源参与市场的计量、交易、结算等接入设施与支持系统。
此前,A股光伏龙头东方日升总裁王洪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分布式能源一定是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分布式光伏则是分布式能源中最佳的解决方案。国家层面如此重视能源互联网的发展,也必然会倒逼分布式能源的发展”。
与此同时,在“发展储能和电动汽车应用新模式”项下,《指导意见》则指出,要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在城市、景区、高速公路等区域因地制宜建设新能源充放电站等基础设施,提供电动汽车充放电、换电等业务,实现电动汽车与新能源的协同优化运行。
而针对最为关键的“推动能源互联网的关键技术攻关”,《指导意见》提出要支持能源互联网的核心设备研发、支持信息物理系统关键技术研发、支持系统运营交易关键技术研发。
此外,《证券日报》此前曾报道,在日前刚刚由国家科技部印发的《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计算等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中,首批启动的10个重点研发专项,就包含了“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
根据相关文件,“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专项将重点围绕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大电网柔性互联、多元用户供需互动用电、多能源互补的分布式供能与微网、智能电网基础支撑技术5个创新链(技术方向)部署23个重点研究任务。专项实施周期为5年(2016年-2020年)。
而在“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专项中的第5个创新链——“智能电网基础支撑技术”项下,管理层还专门设定了“能源互联网的规划、运行与交易基础理论”,这一被界定为基础研究类的题目。
《指导意见》指出,能源互联网近中期将分为两个阶段推进,第一个阶段为2016年-2018年,第二个阶段为2019年-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