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四川:垃圾发电全额收购 收不抵支因发电不足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四川在线  作者:刘宇男  2016/2/22 11:28:55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作为一种较环保的垃圾处理方式,垃圾焚烧发电正在不断推广,四川省已有近半市(州)建成近20个垃圾焚烧发电厂。但记者2月17日从该省环保厅获悉,该省内部分垃圾焚烧发电厂因“吃不饱”垃圾发电不足、管理不精细等原因出现了成本倒挂。相关负责人认为,建垃圾发电厂应作好经济分析,打破行政界限科学规划,合理增加政府补贴;垃圾发电厂应重视“管理出效益”。

垃圾发电全额收购 收不抵支因发电不足

相对垃圾填埋,垃圾焚烧发电是更环保经济的处理方式,不但避免了地下水污染隐患,还实现了资源利用,企业还有电价收入。在污染防治处相关负责人看来,垃圾发电厂如能收集足量垃圾发电,外加政府的垃圾处理费补贴,一般都能实现收支平衡。

位于成都青白江的祥福垃圾焚烧发电厂目前运转良好、有盈利。该厂负责人苏志刚17日告诉记者,垃圾发电主要收入渠道是上网电价收入和垃圾处理费补贴。按照国家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相关政策,垃圾焚烧发电可被国家电网全额收购,并享受一度电0.65元的电价补贴。“在技术过硬、管理精细的情况下,一吨垃圾能发电200度左右,能实现电价收入。”苏志刚说,目前成都市给予垃圾发电厂每吨垃圾45元的垃圾处理费补贴,这是政府收取的每户8元垃圾处理费的一部分。

“但垃圾发电的成本也高,发电不足就可能成本倒挂。”苏志刚说,垃圾发电的生产用水、用电、药剂等消耗大,国家对垃圾发电厂的环保要求高,环保运行成本约占三分之一。比如要实现烟气排放达标,不但固定设备投资大,还需耗用大量的氢氧化钙和活性炭等耗材。环保部门要求国控重点企业对排放主要污染物自行监测并公开监测结果。“国家要求垃圾发电厂每年自行监测一次二噁英,成都要求每年监测两次。我厂基本上一季度监测一次,每年聘请社会监测机构的费用上百万元。”

至于垃圾处理费补贴,苏志刚认为每吨垃圾补贴45元不算高,国内有高的达到每吨补贴200元。他认为,在运营成本较高情况下,如果收不够垃圾发电不足,或三天两头出故障维修,或污染控制不好被群众举报停产等,就会严重影响电价收入,出现成本倒挂,企业必须从精细化管理中要效益。污染防治处相关负责人建议,物价部门对垃圾发电作好经济分析,合理完善垃圾处理费定价。他认为,垃圾在转运过程中会产生成本,目前四川省按每户8元的标准收取垃圾处理费,而一户人可能是五六人也可能只一人,产生垃圾量不同而收费相同并不公平,可研究是否按人头收费,合理补贴垃圾发电厂。

四川未形成二噁英监测能力 应立法保障炉温在线监测

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尤以二噁英毒性最大。记者从四川省环境监测总站获悉,目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已纳入在线实时监测系统,基本上都能达标排放,但全省二噁英监测能力尚未形成,该省环境监测总站计划今年取得二噁英监测资格,今后将对垃圾发电厂实施监督性监测(非收费监测)。

该站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对二噁英监测资质管控较严,目前省内眉山有一家社会监测机构已取得监测资格,环保部在重庆设有一家二噁英监测实验室,省内垃圾发电厂多通过这两家机构开展二噁英监测。同时,聘请社会机构进行二噁英监测收费很高,一般需要检测数个样本,每个样本收费上万元,对垃圾发电厂的成本控制形成挑战。

虽然尚未实现二噁英在线监测,但监测炉温也是替代办法,炉温保持1000度以上二噁英就无法生存。环保部门相关负责人说,环保部门对垃圾发电厂进行现场巡查时,会抽查炉温是否达到1000度,但现场抽查始终不如在线实时监测有力;而要求企业上在线监测设备会增加企业成本,按照依法行政要求,应有法律保障才能强制执行。她建议,正在修订的《四川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和《四川省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垃圾焚烧温度的在线监测提出明确要求。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