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分布式能源市场容量巨大。据保守估算,仅用于宾馆、医院的市场容量就超过1000亿元,每年可节能1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2500万吨。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对我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供电安全,促进经济转型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分布式能源发展起来,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吸引大量民间资本,有效拉动内需,实现用户、能源服务公司、设备供应商、政府和社会等相关利益方多方共赢:一是终端用户节省了能源费用;二是能源服务公司通过提供合同能源管理获得了服务收益;三是设备供应商通过销售设备获得了一定的利润;四是政府获得全产业链的税收;五是实现了节能减排,为全社会创造了资源环境效益。此外,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可促进能源服务业的发展,有效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我国分布式能源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11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四个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在全国规模以上城市推广使用分布式能源系统,装机规模达到5000万千瓦,初步实现分布式能源装备产业化。随后,国家和一些地方也陆续出台了鼓励政策。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建及在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的装机容量超过380万千瓦。但总体来说,发展并不理想,还处于起步阶段。
政府部门、设备供应商、系统集成商以及能源服务公司对于分布式能源技术的推广,都有很高的关注度,目前主要遇到以下障碍:一是气价与电价相比显得过高,即便是在各项鼓励政策都得到落实的上海,投资回报也不是很好。德国基于单位能量的电、气价格比为3.24,而上海优惠气价的电、气价格比只有2.37。二是长期以来天然气分布式发电无法上网。天然气分布式发电最合理的运行方式是“以热定电、热电平衡、亏电网补、余电上网”。如果不能上网,要么大大限制了应用领域,要么在热电负荷波动时无法达到经济的负荷水平或运行小时数,严重影响项目的经济性。三是并网审批程序复杂,相关标准规范不够透明,并网设备采购存在垄断现象,大大增加了项目成本和风险。四是大多数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核心设备由国外进口,购置成本较高。
三、加快发展分布式能源
针对以上问题,根本的措施是摒弃过去常用的行政手段,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分布式能源发展和上网,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
完善价格补贴机制。由于发电成本过高,电网企业发展分布式能源不仅无利可图,甚至还要减少收益,因此积极性不高。目前,只有少数财力相对雄厚的地方政府出台了装机补贴以及优惠气价等鼓励政策。为了促进分布式能源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明确分布式能源电价的补贴标准、补贴方式、补贴手续、补贴期限等。
出台相关技术标准。制定符合分布式能源系统特点的技术标准,规范评审程序,增加透明度。电力监管部门要切实加强监管,以降低并网费用。对并网设备,也要制定相关标准,对企业平等放开,通过市场竞争降低设备成本。
建立合理的考评体系。各地方政府或行业协会应加大对宾馆、医院、学校等企事业单位节能减排的考核力度,促使他们履行社会责任,重视节能改造,主动采用分布式能源系统。
(作者:上海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