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煤:政府的“阿克琉斯之踵”
龙煤是黑龙江最重要的地方国企之一,它又是如何成为影响弃风的因素的?
从2012年起,龙煤集团开始连年亏损。公开报道称,龙煤集团2012年净亏8亿元,2013年亏损扩大到23亿元,2014年亏损接近60亿元。
说龙煤是眼下陆昊,乃至整个黑龙江省政府最大的麻烦绝不为过。持续下行的煤炭市场已经极大的影响了龙煤,更不要说龙煤光员工就超过20万人。龙煤的稳定,不仅仅关系到黑龙江省的经济,更是足以上升到社会稳定的政治问题。
2015年9月19日,黑龙江省长陆昊召开了专题会议,部署推动龙煤集团脱困发展工作。会议决定成立由省工信委牵头的市场销售工作小组,抓住当前冬季供暖用煤时机,扩大煤炭在黑龙江和省外销量和市场份额。
“会议之后,黑龙江的火电装机利用小时数有了增加。相对应的就是风电的弃风率明显上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风电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说。
事实是否是这样呢?记者为此专门询问黑龙江省工信委电力处一位副处长,得到的回答是:“弃风限电的事情,我不了解。”
从电网方面,我们可以得到一定的侧面印证。“龙煤集团的困难客观存在,但是省政府从没有正式下文件要求保护龙煤集团。”不过同时,黑龙江电力公司也指出:“省政府提出的是在尽可能的条件下,兼顾使用龙煤集团煤炭的电厂,照顾上网。”
这不是黑龙江省政府第一次为龙煤集团的煤炭寻找销路了。此前,黑龙江省国有企事业用煤单位也被责令一律采购和使用龙煤的煤炭。
“按照10月份以来火电比往年增加的发电小时数计算,龙煤新增的煤炭销量在100万吨以上。”上述电力公司人士对记者说。
2015年,龙煤集团黑龙江省内电煤合同超过1200万吨,龙煤的全年产量约5000万吨。100万吨的增加对龙煤来说恐怕只能算是沧海一粟。
黑龙江省政府为龙煤集团开拓销路的举动,无疑在今年成为了黑龙江弃风比例大幅度上涨的一个诱因。但是不能被我们忽视的是,龙煤集团只能说是弃风的催化剂。根本的问题可能需要我们从其他方面寻找。
黑龙江2015年11月的大面积雾霾,将黑龙江供暖机组过多的问题暴露了出来。
供暖机组的挤压
2015年11月6日,距离立冬还有两天,北京就下起了鹅毛般的大雪。而与此同时,黑龙江大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雾霾的天气。一时之间,两座城市被人们调侃为:“北京夺走了黑龙江的初雪,黑龙江就抢走了北京的雾霾。”
大面积雾霾的出现是因为黑龙江全面进入了供暖季节,而且火电机组的小时数有了不小的增加。更加尴尬的是,黑龙江漫长的供暖季从10月开始,一直延续到次年3月。
而这恰好与黑龙江省风资源最好的季节完全重合。“而且黑龙江冬天的风是越到晚上,风力越大。但偏偏晚上是供暖负荷最高的时候。” 上述电网人士对记者说。
如果说龙煤集团关系到20万人的就业,进而影响到社会的稳定。那供暖的稳定与否则直接关系到黑龙江全省3800万人口,是政府不可能退让的底线。
那么在黑龙江省,保供暖对风电发电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2015年11月份,黑龙江省发电总装机容量2636.21万千瓦,其中火电1975.81万千瓦,水电101.11万千瓦,风电498万千瓦。
在火电中,供热装机机组占到69%,约为1300万千瓦。而黑龙江电网今年的最大负荷是1000万千瓦。而仅供热机组在负荷低谷时段最小出力就达到了800万千瓦。风电的上网消纳空间非常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