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国家能源局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制定、完善用电尖峰电价,通过市场手段推动电力用户主动移峰填谷,大幅提高了电力系统调峰能力,节约了能源消费。
“实行电力需求侧管理一年来,单位能耗下降7.92%,年节约资金320万元……”2015年12月24日,上海申美生产总监骆超对需求侧管理的成效如数家珍。
这只是我国众多实施需求侧管理的企业之一,具有代表性、经验亦可复制推广。
目前,全国已有15个省区30多个行业,约2000多家企业实施需求侧管理,基本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用电结构更趋合理,企业节约用电量和降低用电成本成效明显。
“需求侧管理,能有效促进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提高电力系统经济性和火电负荷率,降低煤耗;提高电力资产效率,改善经济性和稳定性。”在国家能源局举办的“国际能源变革”论坛上,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易跃春如此分析需求侧管理的作用。
节能优先 绿色出行 全面促进能源安全高效利用
2015年12月23日早晨,北京天坛公园内,一群戴口罩的老人在雾霾笼罩下健身,81岁的梁大妈是太极拳老师,她望着能见度近100米的天空说,很希望见到太阳,看到蓝天白云。
梁大妈的心愿,代表着所有受雾霾侵扰百姓的心声。
民之期盼,政之所愿。为有效防治大气污染,国家能源局以节约优先为原则,下达煤电升级改造任务、节能减排目标,淘汰落后产能。
2015年1月14日,联合三部门印发《关于促进煤炭安全绿色开发和清洁高效利用的意见》;时隔两个月的2015年3月16日,印发《煤炭深加工示范工程标定管理办法(试行)》;2015年5月6日,又印发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2015~2020年)》,明确要求建立政策引导与市场推动相结合的推进机制,构建清洁、高效、低碳、安全、可持续的现代煤炭高效利用体系。
不到4个月的时间内,连续发布三道“金牌”,可见国家能源局执行国家大政方针的迅速,可见对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绿色开发的重视,亦可见其为民服务、为民解忧的坚定决心。
与此同时,于2015年3月25日印发《2015年中央发电企业煤电节能减排升级改造目标任务》,2015年4月13日,下达《2015年电力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从消费终端实施监管,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成效是显著的。目前,全国已达到超低排放和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的机组约1.7亿千瓦,已完成和正在实施节能改造机组约2.9亿千瓦。淘汰落后火电机组423万千瓦,淘汰落后煤矿超过1000处,产能超过70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