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十二五”特高压进入大规模建设时代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国家电网报    2016/1/15 17:31:21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 自2009年1月7日我国首个特高压工程——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投运至今,已安全稳定运行7年。如今,“三交四直”建成投运,“四交六直”正在建设,17条特高压工程如巨龙横贯东西南北,在运在建特高压输电线路长度超过2.8万千米,变电(换流)容量超过2.9亿千伏安(千瓦),一张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的坚强智能电网已经成形。

从“试验”“示范”到全面大规模建设,回顾特高压发展历史,我们能够感受到一种波澜壮阔。犹如一股激流,经历山谷中的冲突激荡,不断积蓄力量,最终以磅礴的气势冲向大海。

我们为什么需要特高压?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有了最好的证明。

我国用电负荷中心和能源产能中心呈明显逆向分布,东中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需要大量能源资源,污染却已超出环境承载极限;西部丰富的清洁能源无法转化成经济优势,新建的大型煤电基地缺乏电力外送通道。能源资源禀赋“先天不足”,能源发展方式“后天失调”,以雾霾为代表的环境、气候问题正是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刻不容缓的预警信号。

特高压正是远距离、大规模输送清洁电能的“利器”。从皖电东送、疆电外送到四川水电通过三大特高压直流齐送华东,“十二五”时期,特高压进入全面大规模建设阶段,在保障能源安全、改善环境、服务民生等诸多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特高压工程累计送电超过425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约3.76亿吨。

5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特高压先后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国家电网“四交四直”特高压工程纳入《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通过加快特高压输电治理雾霾等大气污染、推动能源发展转方式调结构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共识,特高压已成为新时代当之无愧的“国之重器”。

如今,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电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高的特高压工程——±1100千伏准东—皖南特高压直流工程已经启动建设,开启了特高压电网建设的新纪元。数年来,公司经过奋力拼搏,克服重重困难,攻克了从理论研究到工程应用的一道道难关,从发展战略、电网技术、电工装备、工程建设到安全运行实现了全方位突破,在电网科技领域实现了“中国引领”和“中国创造”,完成了从追赶到超越的历史性转变。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