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智能电网作为我国七大新兴战略产业之一的新能源产业,对于我国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有着重大意义。毋庸置疑,未来的能源体系肯定是可再生能源主导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成为主要模式,电能在终端能源中的比重将上升。
中国发展新能源的一个关键在于并网发电,而并网的一个最佳落点就是智能电网。未来,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的发展方向是可再生能源时空互补性、直流电网技术、超导与新材料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的运用与智能微网技术。
针对规模化推广分布式能源,尤其是高比例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接入的系列问题,未来以智能微网为基础构建能源互联网将是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信息融合、能源融合和网架。

能源互联网成行业发展热点
智能电网与能源互联网主要是可再生能源与信息的融合,即通过可再生能源发电及电网和信息的融合,通过热转化及热力网方式与信息的融合,通过转化成氢、合成燃料等与电网、热力网及信息的融合,通过市场与信息融合。
众所周知,可再生能源输出功率依赖于天气,随机性强,具有间隙性和波动性。而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需维持供电和用电的实时平衡,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性。这就形成了一对矛盾。
目前,我国智能电网面临的挑战之一是有功功率实时平衡,挑战之二是发电资源和负荷地理分布不均衡。因此,构建广域电网仍将是我国智能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合理利用广域可再生能源时空互补性可以实现能源网跨地理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同时能有助于改善电网有功功率的瞬态平衡问题,提高电网运行经济性和稳定性。
绿色环保的新型材料在电网中应用能够有效降低电力建设对于环境的破坏;新型半导体材料能够提升电力电子器件的性能,推动电力电子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新型节能材料应用于输变电工程能够有效降低能量传输损耗并能产生长远的经济效益;新型能源材料能够促进电网用大容量储能技术的发展;新型智能材料在电网中的应用能够提高电网的传感检测水平;新型电工绝缘材料能够为保证电网的安全性提供必要的支撑。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在2016年大范围推广智能电网,需要国家大力建设特高压骨干电网,并在此基础上启动电网自动化市场。届时,电力二次设备将出现巨大空间,输电网自动化控制和一体化调度系统将成为市场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