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 对于现在的电动汽车用户来说,“专车专用、专卡专充”的行业现状让在外充电成为他们的一大困扰。不过随着新的充电国家标准的实施,这一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等部门联合发布了《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 第1部分:一般要求》等5项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和通信协议的国家标准,标准已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据记者了解,这些标准主要从充电接口安全性和兼容性两个方面进行了规范。尤其是兼容性方面的规定,新国标规范了充电电压的分类,对充电接口的额定电压、电流进行了规定;增加了通信版本控制,明确了充电的时序逻辑和时间定义等。
北京华商三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刘晓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新国标的出台对华商三优的影响较小,因为华商三优的充电桩符合最新标准。他还表示,从一定程度上讲,新国标其实是落后于企业实践的。那么,新国标的出台到底有什么意义?
此次新国标中规定的充电接口的额定电压、电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用户对电动车充电慢的忧虑。北京电控爱思开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市场总监(CMO)蔡春华分析称,现在大家对电动汽车电池方面反映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充电慢,但是充电快慢不在于电池,而在于充电桩工具的大小。所以,充电行业需要国家出台统一标准,规定什么样的充电电流和充电功率可以实施全国推广。
当然,全国范围内充电接口、充电通信协议标准的统一,也意味着此前充电桩厂商、运营商及电动车生厂商标准不统一,各说各话、各自奋战的局面即将结束,为充电设施的互联互通奠定基础。国标委主任田世宏在新国标发布会上表示,新标准确保了电动汽车与充电设施的互联互通,避免了市场的无序发展和充电“孤岛”,有利于降低因不兼容而造成的社会资源浪费。
不过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充电接口和通信协议标准的统一只是互联互通的第一步。据了解,“互联互通”既可以在电动车与充电设施之间实现,也可以在充电设施之间实现。单就电动车和充电设施之间的互联互通而言,新国标保证的也只是基建层面的通用,而运营商之间无法互联互通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正如刘晓民所说,新国标从基建层面解决了一辆车在其他充电桩上接口不能适配的问题。
但是要实现互联互通还需要解决更多问题,比如用户去哪儿能找到充电桩,是否可以立即使用,支付是否支持刷卡、手机支付等多渠道,电动车在入网充电桩上充电的过程中是否有安全监测和风险提示等。其中,支付被视为互联互通的重要一环。刘晓民就认为,互联互通需要解决结算的问题。
据中国商报记者了解,目前全国已建成充换电站3600座,公共充电桩4.9万个,2016年将计划新建2000个充换电站,4万余公共充电桩,总投资达130亿元。同时,包括政府、行业协会、厂家、运营商也都在思考建立充电设施联盟,构建充电运营网络,努力实现互联互通。随着资本的进驻、各市场主体的重视,互联互通也将加快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