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松下是一家非常古板的传统日本企业。中国人在这样的企业很难得到重用。这一点毋庸置疑。”曾经供职于松下总部战略发展部、松下中国研究开发有限公司等部门,现旅居日本的李冰(化名)对笔者表示。在大阪某地铁站出口的咖啡屋内,经日本华人圈朋友引荐,小编见到的李冰,并对她进行了采访。
据李冰介绍,松下关注中国的电动汽车项目始于2003年。那时,随着中国的石油净进口量进入快速增长期,且大半应用在了交通领域(用作燃料),日本核心情报机构及企业界人士普遍预测,随着中国汽车市场保有量的持续增长,未来,有关汽车节能减排相关的事业,将成为日本车企与中国进行生意往来的重要切口。
但事实绝非如此简单。2007年,李冰完成在日本一桥大学(与早稻田大学齐名的高等学府)的研究课题后,加盟松下公司。当年,就加入了有关松下针对汽车节能减排的事业化推进小组,并担任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推广的调研课题负责人。
再投中国电池企业的确意外
据日本核心研究机构阐释,日本企业对中国的投资受到2012年钓鱼岛事件的影响,从13年开始到去年持续低迷。“在日本业界看来,对于目前经济减速的中国来说,为了应对不景气的经济正积极引进外资。对于车载电池等高科技产品也正瞄准了技术吸收,而对于外资企业来说,采取防止技术机密外泄的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松下有关在中国的技术和产品投入,这些年一直是出于萎缩状态的。”李冰对笔者表示。
据日本媒体报道,松下在中国大连建设的动力电池工厂。总投资额将达5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7亿元)。将生产用于纯电动车以及行驶时辅助使用发动机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V)等的方型车载锂离子电池。并将与国内企业合资,预计2017年投入生产。新工厂将是松下首个专门用来生产电动汽车电池的工厂,年产能可满足20万辆电动汽车使用。
另据笔者参考日本报道整理,伊藤忠商事(松下股东)今年对中国国有复合企业中国中信集团的子公司投资了6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23亿元),但是在制造业,投资500亿~6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7亿~32亿元)用于工厂增设已经算是特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