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个例子,新加坡已经实现个人所得税申报的自动化,非常方便,这项业务就是基于大数据的技术上实现的。在未来的5到10年里,这个工作还将深化,将传感器的数据连接起来。我们的理念就是做深做透。
在重视数据的同时如何去防范数据开放所带来的风险,新加坡的经验是什么?
庄庆维:是的,我们也遇到过安全问题,政府中的匿名数据不牵涉到个人的数据是可以开放的,但牵涉到个人的数据开放的前提,是多个数据来源整合在一起时不会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怎么做到呢,在开放数据的前提下,要有个人信息保护法来限制企业手机储存利用分析使用数据,待企业的数据使用自律性培养起来的时候,未来可以逐步放宽对相关数据的公开,因为真正的价值存在于这些数据之中,所以我们在2012年就发布了《个人信息保护法》。目的就是有法律保障,才能逐步进行数据公开,没有数据保护法去公开数据,市民甚至企业会对公开数据产生抗拒或者失去信心,对未来公开数据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阻力,个人信息保护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需要推出的政策。
你怎么看待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角色的变化?
庄庆维:我觉得需要有一个很好的协调政府部门之间信息需求的机制。新加坡有一个CIO的结构,我所在的部门IDA,职责类似于中国的工信部,我们也是充当了政府CIO的角色,新加坡所有部门的CIO都是由我们部门外派出去的,所有部门的IT项目都由我们统一规划、统一招标。统一准备需求,这样的体制可以更好地协调各个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需求,确保和减少重复建设,提高资源共享。
你对中国智慧城市的建议是什么?
庄庆维:我认为建设智慧城市最重要是能做得深做得透,不能停留在表面。比如,打造贸易网很容易,但是打造互联互通的生态系统是需要时间的,需要很多企业配合来统一标准,需要政府的力量来拉动企业的参与。政府应制定一些政策和标准来拉动企业的参与,但这些工作需要后续的努力。